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绪论 | 第7-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研究目的 | 第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2.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四)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老年人生命教育 | 第13-14页 |
2.空巢老人 | 第14页 |
(五)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 第14-15页 |
2.社会支持理论 | 第15-16页 |
3.缅怀疗法 | 第16页 |
(六)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研究内容 | 第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二、J市G社区空巢老人情况及空巢老人需求评估 | 第18-22页 |
(一) 社区基本情况 | 第18页 |
(二) 社区空巢老人情况调查与评估 | 第18-22页 |
1.老人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的调查 | 第18-20页 |
2.老人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的评估 | 第20页 |
3.老人的生命教育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4.城镇空巢老人与其他老人的不同之处 | 第21-22页 |
三、J市G社区空巢老人生命教育的小组工作介入 | 第22-39页 |
(一) 小组招募情况 | 第22-23页 |
1.小组基本情况 | 第22页 |
2.小组成员情况 | 第22-23页 |
(二) 小组工作的服务目标和原则 | 第23-26页 |
1.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 第23-24页 |
2.小组工作的原则 | 第24页 |
3.项目计划表 | 第24-25页 |
4.预计困难及应对措施 | 第25-26页 |
(三) “夕阳红”空巢老人生命教育小组工作的实施与评估 | 第26-39页 |
1.小组活动的实施过程 | 第26-36页 |
2.小组活动的效果评估 | 第36-39页 |
四、J市G社区空巢老人生命教育的小组工作介入反思 | 第39-41页 |
(一) 主要经验 | 第39-40页 |
1.灵活运用教育方法 | 第39页 |
2.促进组员相互教育 | 第39页 |
3.创新引入宗教观点 | 第39-40页 |
(二) 意见建议 | 第40-41页 |
1.减少空巢老人数量 | 第40页 |
2.壮大专业社工队伍 | 第40页 |
3.推广生命教育理念 | 第40页 |
4.利用新技术新手段 | 第40-41页 |
五、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