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乒乓球教学的实证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乒乓球通识课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前言第9-21页
    1.1 选题依据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9页
    1.3 研究意义第19-21页
        1.3.1 理论意义第19页
        1.3.2 实践意义第19-21页
2、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1-25页
    2.1 研究对象第21页
    2.2 研究方法第21-25页
        2.2.1 文献资料法第21页
        2.2.2 访谈法第21-22页
        2.2.3 问卷调查法第22页
        2.2.4 实验法第22-24页
        2.2.5 数理统计法第24-25页
3、翻转课堂模式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5-29页
    3.1 翻转课堂模式第25-27页
        3.1.1 翻转课堂模式的概念第25页
        3.1.2 翻转课堂模式的内涵第25-26页
        3.1.3 翻转课堂模式的特征第26-27页
    3.2 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第27-29页
        3.2.1 掌握学习理论第27页
        3.2.2 发现学习理论第27-28页
        3.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8页
        3.2.4 多元智能理论第28-29页
4、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乒乓球教学的实验研究第29-34页
    4.1 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第29-30页
        4.1.1 学习环境分析第29页
        4.1.2 学习者分析第29页
        4.1.3 教学目标分析第29-30页
    4.2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乒乓球教学实验流程第30-34页
        4.2.1 课前学习阶段第31-32页
        4.2.2 课中学习阶段第32页
        4.2.3 课后学习阶段第32-34页
5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乒乓球教学实验数据结果分析第34-43页
    5.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测试数据分析第34-35页
    5.2 实验后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的调查分析第35-39页
    5.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分析第39-40页
    5.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分析第40-43页
6、结论与启示第43-45页
    6.1 结论第43页
    6.2 启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件第47-48页
附录A 教学资源截图第48-49页
附录B 《大学体育—乒乓球(A)》教学大纲第49-51页
附录C 乒乓球理论考试第51-53页
附录D 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调查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数据环境下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LLE和PSO的虹膜图像重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