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晚清至五四——文学“大众化”的萌芽初始 | 第13-25页 |
第一节 晚清时期——文学“大众化”的萌芽 | 第13-16页 |
第二节 五四时期——文学“大众化”的初始 | 第16-20页 |
第三节 五四时期文学“大众化”的特征与局限 | 第20-25页 |
第二章 左翼时期——文学“大众化”的理论倡导 | 第25-39页 |
第一节 早期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大众化”思想 | 第25-28页 |
第二节 左翼时期文学“大众化”的理论深化 | 第28-35页 |
第三节 左翼时期文学“大众化”的特征与局限 | 第35-39页 |
第三章 延安时期——文学“大众化”的真正实践 | 第39-57页 |
第一节 延安时期文学“大众化”的理论自觉 | 第39-44页 |
第二节 延安时期文学“大众化”的创作实践 | 第44-51页 |
第三节 延安时期文学“大众化”的特征与局限 | 第51-57页 |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延安文学“大众化”的深入发展 | 第57-65页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社会主义文学”的理论形成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实践 | 第58-62页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文学“大众化”的特征与局限 | 第62-65页 |
第五章 九十年代以来——文学“大众化”的时代转向 | 第65-73页 |
第一节 九十年代以来商业文学“大众化”的创作实践 | 第67-70页 |
第二节 九十年代以来商业文学“大众化”的评价与出路 | 第70-73页 |
第六章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众化”的再思考 | 第73-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