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

王小波对卡尔维诺轻逸观的接受与发展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11-18页
    一、研究动机和意义第11-13页
    二、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研究方法第15-18页
第一章 卡尔维诺的轻逸观第18-31页
    第一节:“轻逸”的界定第18-22页
    第二节:“轻逸”的内涵第22-25页
    第三节:轻逸实现的通道第25-27页
    第四节:轻逸的文学价值第27-31页
        一、轻逸书写,重构世界第27-29页
        二、轻逸书写,轻化主题第29-30页
        三、轻逸书写,超越沉重第30-31页
第二章“轻逸”在卡尔维诺创作中的表征第31-41页
    第一节:轻逸的语言风格第31-33页
    第二节:轻逸的形象第33-37页
    第三节:轻逸的结构第37-41页
第三章 王小波对卡尔维诺轻逸观的接受第41-56页
    第一节:小说观念:轻逸美学第41-44页
    第二节 :小说目标:小说的无限可能性第44-48页
    第三节 :小说规格:高度的浓缩第48-51页
    第四节 :小说叙事:虚构之美第51-56页
第四章 王小波对卡尔维诺轻逸观的偏离与发展第56-66页
    第一节:语言风格由诗化向音乐化发展第56-58页
    第二节:小说风格由轻化向黑色幽默转变第58-61页
    第三节:小说结构由晶体结构向自由任意组合的升华第61-66页
        一、卡尔维诺:晶体结构第61-62页
        二、王小波: 断裂之上的非线性结构第62-66页
第五章 王小波对卡尔维诺轻逸观接受与发展的原因第66-75页
    第一节 :接受原因分析第66-71页
        一、个人原因:相似的家学渊源和阅读资源第66-69页
        二、美学原因:中国现当代文学现状——轻逸的缺失第69-71页
    第二节 :王小波对卡尔维诺轻逸观偏离与发展的原因第71-75页
        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历史语境第71-73页
        二、两人赋予小说的不同功能第73-75页
结语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附录第79-80页
致谢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霍妮视角下《思家饭店的晚餐》中的神经症人格
下一篇:论析松本清张三部作品中的“恶女”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