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平面广告设计中商品参与性的概述 | 第10-16页 |
1.1 平面广告设计中商品参与性概念 | 第10-11页 |
1.1.1 商品 | 第10页 |
1.1.2 参与性 | 第10-11页 |
1.1.3 平面广告设计中商品参与性 | 第11页 |
1.2 平面广告设计中商品参与性分类 | 第11-16页 |
1.2.1 直接参与 | 第11-12页 |
1.2.2 间接参与 | 第12-14页 |
1.2.3 全面参与 | 第14页 |
1.2.4 局部参与 | 第14-16页 |
第2章 平面广告中商品参与性的现状 | 第16-22页 |
2.1 同类商品的广告色彩雷同 | 第16-18页 |
2.2 同类商品设计中商品的展示部位雷同 | 第18-20页 |
2.3 同类商品广告的表现形式单一 | 第20-22页 |
第3章 平面广告设计中商品参与性研究的意义 | 第22-26页 |
3.1 提供理论支撑 | 第23页 |
3.2 提高商品在广告中直观性与记忆度 | 第23-24页 |
3.3 提高了广告的实效性 | 第24-26页 |
第4章 平面广告设计中商品参与性设计的要求 | 第26-29页 |
4.1 突出商品的“卖点” | 第26-27页 |
4.2 引起消费者注意与记忆 | 第27页 |
4.3 增加广告的视觉感染力 | 第27-29页 |
第5章 平面广告设计中商品参与性的创意思维方法 | 第29-35页 |
5.1 创意思维概述 | 第29-30页 |
5.1.1 思维 | 第29页 |
5.1.2 思维的过程 | 第29页 |
5.1.3 创意思维 | 第29-30页 |
5.2 平面广告设计中创意思维的方法 | 第30-35页 |
5.2.1 发散思维与集合思维 | 第30-32页 |
5.2.2 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 第32-33页 |
5.2.3 垂直思维与水平思维 | 第33-35页 |
第6章 平面广告设计中商品参与性的创意 | 第35-41页 |
6.1 确立广告设计中商品的“意” | 第35-37页 |
6.1.1 市场调研、收集资料 | 第35-36页 |
6.1.2 确立商品的“意” | 第36-37页 |
6.2 确立广告设计中商品的“形” | 第37-41页 |
6.2.1 具象形 | 第37-38页 |
6.2.2 抽象形 | 第38-41页 |
第7章 平面广告中商品参与性的设计方法 | 第41-78页 |
7.1 突破同类商品广告设计中色彩雷同的方法 | 第41-51页 |
7.1.1 从商品属性方面进行研究 | 第43-45页 |
7.1.2 从消费者对商品的心理需求进行研究 | 第45-48页 |
7.1.3 从企业的形象、理念进行研究 | 第48-51页 |
7.1.4 突破同类商品广告色彩雷同的用色原则 | 第51页 |
7.2 丰富同类商品广告设计中商品展示部位的方法 | 第51-56页 |
7.2.1 直接展示 | 第52-55页 |
7.2.2 间接展示 | 第55-56页 |
7.3 突破同类商品广告设计中表现形式单一的方法 | 第56-78页 |
7.3.1 根据商品属性确定表现形式 | 第56-58页 |
7.3.2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确定表现形式 | 第58-61页 |
7.3.3 突破同类商品广告设计中表现形式单一的33种方法 | 第61-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