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9页 |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1.1 信贷 | 第15页 |
2.1.2 信贷风险 | 第15页 |
2.1.3 信贷风险管理 | 第15页 |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类 | 第15-17页 |
2.2.1 信用风险 | 第15页 |
2.2.2 操作风险 | 第15-16页 |
2.2.3 市场风险 | 第16页 |
2.2.4 法律风险 | 第16页 |
2.2.5 流动性风险 | 第16-17页 |
2.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工具 | 第17-19页 |
第3章 交行H支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19-29页 |
3.1 交行H支行企业信贷业务概况 | 第19-23页 |
3.1.1 交行H支行企业信贷流程现状 | 第19-20页 |
3.1.2 交行H支行信贷业务现状 | 第20-23页 |
3.2 交行H支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3-29页 |
3.2.1 H支行企业信贷风险识别 | 第23-24页 |
3.2.2 H支行企业信贷风险计量 | 第24-26页 |
3.2.3 H支行企业信贷风险控制 | 第26-29页 |
第4章 交行H支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9-34页 |
4.1 企业信贷风险识别方面 | 第29-31页 |
4.1.1 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4.1.2 问题成因分析 | 第29-31页 |
4.2 企业信贷风险计量方面 | 第31页 |
4.2.1 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4.2.2 问题成因分析 | 第31页 |
4.3 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方面 | 第31-34页 |
4.3.1 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4.3.2 问题成因分析 | 第32-34页 |
第5章 交行H支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 | 第34-42页 |
5.1 企业信贷风险识别环节的改进方案 | 第34-36页 |
5.1.1 加强行业分析的应用 | 第34页 |
5.1.2 借助新信息系统增强风险识别能力 | 第34-35页 |
5.1.3 加强信贷人员队伍建设 | 第35-36页 |
5.2 企业信贷风险计量环节的改进方案 | 第36-37页 |
5.2.1 规范信贷风险计量工具的使用 | 第36页 |
5.2.2 扩大RAROC’的应用领域 | 第36-37页 |
5.3 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环节的改进方案 | 第37-42页 |
5.3.1 改善交行H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与流程 | 第37-38页 |
5.3.2 加强交行H支行信贷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力度 | 第38-39页 |
5.3.3 建立健全H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机制 | 第39-42页 |
第6章 交行H支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实践分析—以A公司为例 | 第42-50页 |
6.1 H支行信贷对象A公司概况及信贷流程 | 第42-43页 |
6.1.1 H支行信贷对象A公司概况 | 第42页 |
6.1.2 H支行信贷对象A公司信贷流程 | 第42-43页 |
6.2 H支行对A公司的信贷风险管理 | 第43-48页 |
6.2.1 H支行对A公司的信贷风险识别 | 第43页 |
6.2.2 H支行对A公司的信贷风险计量 | 第43-44页 |
6.2.3 H支行对A公司的信贷风险控制 | 第44-48页 |
6.3 H支行对A公司的信贷风险管理成效 | 第48-50页 |
6.3.1 H支行对A公司信贷风险识别改进成效 | 第48页 |
6.3.2 H支行对A公司信贷风险计量改进成效 | 第48页 |
6.3.3 H支行对A公司信贷风险控制改进成效 | 第48-50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和清单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