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并网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并网控制的研究 | 第9-10页 |
1.2.2 三相锁相环技术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3 SVPWM的特点及研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锁相环和PWM技术原理 | 第13-15页 |
2.1 锁相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3页 |
2.2 正弦脉宽调制(SPWM) | 第13-15页 |
第3章 三相锁相环原理 | 第15-19页 |
3.1 Clark变换和Park变换 | 第15-16页 |
3.2 两个变换在三相锁相环中的物理意义 | 第16-19页 |
第4章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PWM原理 | 第19-32页 |
4.1 SVPWM基本原理 | 第19-23页 |
4.2 SVPWM法则推导 | 第23-24页 |
4.3 SVPWM控制算法 | 第24-29页 |
4.3.1 合成电压矢量Uref所处扇区号N的判断 | 第24-25页 |
4.3.2 相邻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计算 | 第25-26页 |
4.3.3 确定电压矢量及开关切换顺序 | 第26-28页 |
4.3.4 开关矢量时间确定 | 第28页 |
4.3.5 三相PWM波形的合成 | 第28-29页 |
4.4 SVPWM物理含义 | 第29-32页 |
第5章 系统的控制策略及Matlab/Simulink实现 | 第32-45页 |
5.1 系统的控制策略 | 第32-34页 |
5.1.1 系统原理框图 | 第32-33页 |
5.1.2 系统功率因数的分析 | 第33-34页 |
5.2 仿真软件MATLAB简介 | 第34-36页 |
5.2.1 MATLAB的特点 | 第34-35页 |
5.2.2 MATLAB/Simulink以及PSB简介 | 第35-36页 |
5.3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Simulink仿真 | 第36-41页 |
5.3.1 三相锁相环同步旋转坐标模型 | 第37-38页 |
5.3.2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第38-41页 |
5.4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PWM各模块的仿真模型 | 第41-45页 |
5.4.1 扇区号N的判断模块 | 第41-42页 |
5.4.2 作用时间计算模块 | 第42-43页 |
5.4.3 SVPWM调制波生成模块 | 第43页 |
5.4.4 系统的功率因数 | 第43-4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6.1 总结 | 第45页 |
6.2 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