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的发展现状第11-16页
        1.2.1 互联悬架的发展现状第11-14页
        1.2.2 馈能型悬架的发展现状第14-16页
        1.2.3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6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系统结构及原理第18-32页
    2.1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系统概述第18-19页
    2.2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系统介绍与分析第19-22页
        2.2.1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系统结构介绍第19-20页
        2.2.2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系统原理分析第20-22页
    2.3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馈能电路部分介绍第22-25页
        2.3.1 馈能电路部分结构介绍第22-23页
        2.3.2 馈能电路部分工作原理介绍第23-25页
    2.4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振动能量回馈潜力研究第25-31页
        2.4.1 路面不平度统计特性第26-27页
        2.4.2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能量耗损基础模型第27-28页
        2.4.3 悬架振动能量回馈潜力研究第28-31页
    2.5 本章小节第31-32页
第三章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系统模型的建立第32-52页
    3.1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第32-35页
    3.2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系统联合仿真模型第35-46页
        3.2.1 AME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介绍第35-36页
        3.2.2 半车模型第36-43页
        3.2.3 整车模型第43-46页
    3.3 综合性能最佳状态的确定第46-51页
        3.3.1 电机反电动势与液压马达的关系第46-49页
        3.3.2 仿真对比设定不同电流值对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3.4 本章小节第51-52页
第四章 液压互联馈能悬架性能分析第52-64页
    4.1 正弦路面输入下车身性能仿真对比分析第52-56页
    4.2 随机路面输入下车身性能仿真对比分析第56-59页
        4.2.1 随机路面时域响应第56-58页
        4.2.2 随机路面频域响应第58-59页
    4.3 转向行驶工况下整车动态响应仿真对比分析第59-61页
    4.4 馈能特性分析第61-62页
    4.5 本章小节第62-64页
第五章 台架试验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第64-71页
    5.1 试验设备第64-65页
    5.2 试验目的与方案第65-67页
    5.3 试验结果与性能分析第67-70页
        5.3.1 正弦路况试验分析第67-68页
        5.3.2 随机路况试验分析第68-69页
        5.3.3 能量回馈分析第69-70页
    5.4 本章小节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4页
    6.1 全文总结第71-72页
    6.2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以及科研成果第80页
    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0页
    发表的论文第80页
    申请的专利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率分流式机液混合传动特性研究
下一篇:汽车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摩擦功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