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页 |
РЕФЕРАТ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 国家形象 | 第15-16页 |
(二) 传播 | 第16-17页 |
(三) 国家形象传播 | 第17页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注释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红场阅兵概述及其对俄罗斯国家形象传播的意义 | 第20-32页 |
一、红场阅兵概述 | 第20-25页 |
(一) 红场阅兵的历史 | 第20-24页 |
(二) 红场阅兵的目的 | 第24-25页 |
二、红场阅兵对俄罗斯国家形象传播的意义 | 第25-30页 |
(一) 历史意义 | 第25-28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28-30页 |
注释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阅兵中的徒步方队:俄罗斯民族顽强精神的传播 | 第32-43页 |
一、历史徒步方队:再现二战中俄罗斯民族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 第32-37页 |
(一) 三军方队 —— 二战中的攻坚力量 | 第32-35页 |
(二) 侦察兵方队 —— 二战中的重要力量 | 第35-36页 |
(三) 民兵方队 —— 二战中的后备力量 | 第36-37页 |
二、现代徒步方队:展现当代俄罗斯民族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 第37-42页 |
(一) 纳希莫夫海军学校方队 | 第37-39页 |
(二) 莫斯科第九女子寄宿军官学校方队 | 第39-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阅兵中武器装备:俄罗斯超强军事形象的传播 | 第43-55页 |
一、最新型装甲武器:展示俄罗斯地面装备超强的威慑力 | 第43-47页 |
(一) 全球第一辆四代坦克T-14“阿玛塔” | 第43-45页 |
(二) 威力极强的联盟-SV自行榴弹炮 | 第45-46页 |
(三) 超机动性“回旋镖”轮式装甲车 | 第46-47页 |
二、主力战机和洲际导弹:展示俄罗斯空中装备极强的打击力 | 第47-50页 |
(一) Ту-160“海盗旗”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 第47-49页 |
(二) 高打击精度的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 | 第49-50页 |
三、先进的核潜艇与巡洋舰:展示俄罗斯海上装备较强的杀伤力 | 第50-54页 |
(一)“北风之神”级弹道核潜艇 | 第50-52页 |
(二) 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 | 第52-53页 |
(三)“棱堡”超声速岸舰巡航导弹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5页 |
第五章 阅兵式上总统致辞和外军参阅:俄罗斯维护和平与重视合作形象的传播 | 第55-65页 |
一、阅兵式上总统致辞:传播俄罗斯维护和平的形象 | 第55-58页 |
(一) 回顾历史 —— 珍视和平 | 第56页 |
(二) 感谢盟友 —— 重视和平 | 第56-57页 |
(三) 向恐怖主义宣战 —— 捍卫和平 | 第57-58页 |
二、邀请外军参与检阅:传播俄罗斯重视合作的形象 | 第58-64页 |
(一) 独联体国家方队 —— 俄与独联体国家合作 | 第58-60页 |
(二) 亚洲国家方队 —— 俄与亚洲国家的合作 | 第60-64页 |
注释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