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公益小组对改善城市学龄儿童亲子关系的行动研究--以“花样周末亲子行”小组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一 理论意义第9页
        二 现实意义第9-10页
    第三节 相关文献研究梳理第10-14页
        一 研究方法第10页
        二 研究内容第10-13页
        三 文献述评第13-14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一 研究思路第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第16-19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一 社会工作小组第16页
        二 公益小组第16页
        三 亲子关系第16-17页
        四 学龄儿童第17页
    第二节 理论依据第17-19页
        一 社会学习理论第17页
        二 小组动力学理论第17-18页
        三 冲突理论第18-19页
        四 家庭系统理论第19页
第三章 公益小组改善亲子关系案例分析第19-43页
    第一节 需求评估第19-21页
    第二节 小组方案设计第21-23页
        一 整体规划第21页
        二 小组目标第21-22页
        三 预计困难与应变计划第22-23页
    第三节 公益小组活动实施第23-42页
        一 组员招募第23-24页
        二 小组活动记录及分析第24-42页
    第四节 小组活动总结与反思第42-43页
    第五节 小组后期跟进情况第43页
第四章 小组成效评估第43-50页
    第一节 评估方法第43-44页
        一 过程评估第43-44页
        二 结果评估第44页
    第二节 评估结果分析第44-50页
        一 亲子关系的改善效果第45-46页
        二 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第46-48页
        三 组员意见反馈第48-49页
        四社工客观陈述与主观感受第49-50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50-54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0-51页
    第二节“花样周末亲子行”小组反思总结第51-54页
        一“花样周末亲子行”小组优势第51-52页
        二“花样周末亲子行”小组劣势以及不足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第57-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下一篇:俄罗斯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