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公共产品理论与中等职业教育 | 第12-17页 |
·公共产品理论综述 | 第12-15页 |
·中等职业教育产品的界定 | 第15-17页 |
·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有关观点 | 第17-18页 |
·国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本文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实状况 | 第21-37页 |
·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实状况 | 第21-25页 |
·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类型 | 第21-22页 |
·美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第22-23页 |
·美国职业教育政策法律 | 第23-24页 |
·美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 第24页 |
·美国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 第24-25页 |
·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实状况 | 第25-31页 |
·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类型 | 第25-26页 |
·英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第26-27页 |
·英国职业教育政策法律 | 第27-28页 |
·英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 第28-30页 |
·英国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 第30-31页 |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实状况 | 第31-37页 |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类型 | 第31-33页 |
·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第33-34页 |
·德国职业教育政策法律 | 第34页 |
·德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 第34-35页 |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实状况 | 第37-45页 |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及发展规模 | 第37-38页 |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 第37-38页 |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 第38页 |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办学体制 | 第38-40页 |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现状 | 第38-39页 |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发展 | 第39-40页 |
·我国职业教育立法进程 | 第40-41页 |
·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及现状 | 第41-44页 |
·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概述 | 第41-42页 |
·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 第42-44页 |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模式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中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行为之比较 | 第45-53页 |
·职业教育体系之比较 | 第45-47页 |
·学制的不同 | 第45-46页 |
·职教与普教融合程度不同 | 第46页 |
·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同 | 第46-47页 |
·教育管理体制之比较 | 第47-48页 |
·从教育行政类型来看 | 第47-48页 |
·从中等职业教育归口及办学主体来看 | 第48页 |
·职业教育立法之比较 | 第48-50页 |
·从构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上来看 | 第48-49页 |
·从及时修订职业教育法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上来看 | 第49-50页 |
·从职业教育立法的内容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上来看 | 第50页 |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之比较 | 第50-51页 |
·从经费投入渠道上来看 | 第50-51页 |
·从经费投入法律保障上来看 | 第51页 |
·职业教育模式之比较 | 第51-53页 |
·从相同点上来看 | 第51-52页 |
·从不同点上来看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53-65页 |
·中等职业教育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53-59页 |
·职业教育认知度不高,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招生难 | 第53-55页 |
·职业教育缺乏统筹、缺乏整合,造成多头管理、恶性竞争 | 第55-56页 |
·职业教育立法进程严重滞后,造成职业教育发展中法律保障不强 | 第56-57页 |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造成经费短缺、筹措渠道单一 | 第57-58页 |
·财政政策公平性缺失,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 | 第58页 |
·中等职业教育供给不优,造成供需矛盾突出 | 第58-59页 |
·改进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供给的主要对策 | 第59-65页 |
·采取有力措施,营造发展职业教育良好社会环境 | 第59-60页 |
·加大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教育资源 | 第60-61页 |
·加快职业教育立法进程,建立法律政策保障机制 | 第61-62页 |
·探索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方式,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 第62页 |
·实施公平的财政政策,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平衡 | 第62-63页 |
·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培养市场急需技能型人才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