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城市集中供热论文

开式热源塔的数值模拟及优化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字母注释表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5-20页
        1.1.1 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第15-16页
        1.1.2 热泵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热源塔热泵的提出第16-17页
        1.1.3 热源塔热泵简介和基本工作原理第17-18页
        1.1.4 热源塔简介第18-2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0-23页
        1.2.1 防冻液研究进展第20-21页
        1.2.2 国外研究进展第21页
        1.2.3 国内研究进展第21-23页
        1.2.4 应用案例第23页
        1.2.5 不足之处第23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23-24页
    1.4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二章 热源塔防冻液的测试与选择第26-34页
    2.1 防冻液的物性测试第26-30页
        2.1.1 冰点第26-27页
        2.1.2 密度第27-28页
        2.1.3 比热容第28页
        2.1.4 运动粘度第28-29页
        2.1.5 腐蚀性第29-30页
    2.2 实验数据分析与比较第30-33页
        2.2.1 冰点第30页
        2.2.2 密度第30-31页
        2.2.3 比热容第31页
        2.2.4 运动粘度第31-32页
        2.2.5 腐蚀性第32-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开式热源塔内热质交换过程理论分析第34-38页
    3.1 开式热源塔内的热质交换过程第34页
    3.2 直接接触式热质交换过程理论分析第34-35页
    3.3 冬季工况下开式热源塔换热过程分析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模型的建立第38-54页
    4.1 数值模拟方法第38-39页
        4.1.1 CFD简介第38页
        4.1.2 数值模拟一般步骤第38-39页
    4.2 模型建立的主要困难及其解决办法第39-40页
    4.3 求解模型的选择第40-41页
        4.3.1 SIMPLE算法第40页
        4.3.2 湍流模型的选择第40-41页
    4.4 模型的相关设置第41-43页
        4.4.1 相关模型的设置第41-42页
        4.4.2 有关填料层的处理办法第42-43页
    4.5 控制方程第43-48页
        4.5.1 连续相控制方程第43-44页
        4.5.2 离散相(喷淋溶液)控制方程第44-47页
        4.5.3 离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耦合第47-48页
    4.6 研究对象的物理模型第48-49页
    4.7 网格划分第49-50页
    4.8 网格的独立性验证第50-51页
    4.9 计算结果云图第51-53页
    4.10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热源塔模拟结果分析第54-65页
    5.1 热源塔中温度的分布情况第54-55页
    5.2 环境湿度对热源塔传热特性的影响第55-57页
    5.3 溶液流量对热源塔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第57-58页
    5.4 溶液温度对热源塔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第58-59页
    5.5 不同喷淋角对热源塔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第59-62页
    5.6 不同喷嘴数下换热量和流量的关系第62-63页
    5.7 空气进风角度对热源塔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第63-64页
    5.8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8页
    6.1 主要结论第65-66页
    6.2 未来工作设想和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撞击和爆炸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税收管理研究--以东营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