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目标及思路 | 第17-18页 |
1.4.2 拟突破的难题及攻克的难关 | 第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6 创新或特色 | 第19-20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页 |
2.1.1 营改增 | 第20页 |
2.1.2 税收管理 | 第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税制优化理论 | 第20-21页 |
2.2.2 税收中性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营改增”前后建筑业税收管理特点及其变化影响分析 | 第23-33页 |
3.1 营业税时代建筑业税收管理的主要特点 | 第23-24页 |
3.1.1 纳税主体和课税对象具有复杂性 | 第23页 |
3.1.2 征管过程监管不到位导致税款流失 | 第23-24页 |
3.1.3 纳税人遵从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 | 第24页 |
3.1.4 征管力量薄弱,征管手段乏力 | 第24页 |
3.2 增值税时代建筑业税收管理的主要特点 | 第24-26页 |
3.2.1 税务机关难以对建筑项目的身份进行认定 | 第24-25页 |
3.2.2 税务部门对跨地区施工工程管控难度大 | 第25页 |
3.2.3 国地税管理模式衔接较为困难 | 第25-26页 |
3.2.4 在“挂靠”方式下个人所得税征收困难 | 第26页 |
3.3“营改增”后建筑业税收政策变化 | 第26-27页 |
3.3.1 税收预缴的变化 | 第26-27页 |
3.3.2 管理方式侧重点的变化 | 第27页 |
3.4“营改增”对建筑业税收的影响分析 | 第27-33页 |
3.4.1 微观影响 | 第27-29页 |
3.4.2 中观影响 | 第29-32页 |
3.4.3 宏观影响 | 第32-33页 |
第4章 当前东营市建筑业增值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4.1 东营市建筑业“营改增”前后发展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4.2 东营市国税局建筑业管理的实践 | 第34-36页 |
4.3 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4.3.1 政府部门配合不到位,管控力度不强 | 第36页 |
4.3.2 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账务核算混乱 | 第36页 |
4.3.3 行业经营方式多样化,控管难度较大 | 第36-37页 |
4.4 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4.4.1 建筑业企业户数增长迅猛 | 第37页 |
4.4.2 国税管辖范围业态复杂 | 第37页 |
4.4.3 专业性管理力量匮乏 | 第37-38页 |
4.4.4 国地税管理方式存在差异 | 第38页 |
4.4.5 信息共享机制活力不足 | 第38-39页 |
第5章 优化建筑业增值税管理的对策 | 第39-45页 |
5.1 加快转变建筑行业征管方式,实行风险管理 | 第39页 |
5.2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强化建筑业企业管理 | 第39-40页 |
5.3 强化胜利油田企业管理示范引领作用 | 第40-41页 |
5.4 提高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水平 | 第41-42页 |
5.4.1 不断完善建筑业“营改增”税收政策 | 第41页 |
5.4.2 完善建筑业专业化管理机构 | 第41页 |
5.4.3 实施分层次递进式培训 | 第41-42页 |
5.4.4 调整建筑业管理方式 | 第42页 |
5.5 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核算 | 第42-44页 |
5.5.1 加强政策学习 | 第42页 |
5.5.2 积极应对政策影响 | 第42-43页 |
5.5.3 合理开展税务统筹 | 第43页 |
5.5.4 合理加强建筑业融资渠道建设 | 第43页 |
5.5.5 依法规范财务核算 | 第43-44页 |
5.6 提升部门配合,强化综合治税 | 第44-45页 |
结语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