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海上搜救机制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1.1 公共安全 | 第13页 |
2.1.2 海上搜救及海上搜救机制 | 第13页 |
2.1.3 公共危机管理 | 第13-1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第14页 |
2.2.2 水运交通事故理论 | 第14-15页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5-16页 |
第3章 东营市海上搜救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6-24页 |
3.1 东营市海上搜救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3.1.1 东营市海上搜救中心简介 | 第16-17页 |
3.1.2 东营市海上搜救机制建立情况 | 第17页 |
3.2 东营市海上搜救机制现状分析 | 第17-21页 |
3.2.1 预防预警机制 | 第17-18页 |
3.2.2 三级响应机制 | 第18页 |
3.2.3 部门联动机制 | 第18-19页 |
3.2.4 应急通讯机制 | 第19页 |
3.2.5 社会救助力量援助机制 | 第19-20页 |
3.2.6 搜救后评估机制 | 第20-21页 |
3.2.7 搜救奖励机制 | 第21页 |
3.3 东营市海上搜救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3.3.1 预防预警手段单一 | 第21-22页 |
3.3.2 无搜救力量配备机制 | 第22页 |
3.3.3 搜救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 | 第22页 |
3.3.4 社会救助力量参与度不高 | 第22-23页 |
3.3.5 搜救后评估范围较窄 | 第23页 |
3.3.6 无公共危机处理机制 | 第23-24页 |
第4章 国内外海上搜救机制分析 | 第24-28页 |
4.1 国内海上搜救机制分析 | 第24页 |
4.2 国外海上搜救机制简介 | 第24-26页 |
4.2.1 美国海上搜救机制简介 | 第25-26页 |
4.2.2 西班牙海上搜救协调机制简介 | 第26页 |
4.2.3 法国海岸巡防机制 | 第26页 |
4.3 国外搜救机制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26-28页 |
4.3.1 先进技术保障 | 第26-27页 |
4.3.2 强大的搜救力量配备 | 第27页 |
4.3.3 有效发挥社会救助力量 | 第27页 |
4.3.4 长远的战略规划 | 第27-28页 |
第5章 健全优化东营市海上搜救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28-32页 |
5.1 完善预警预防机制 | 第28-29页 |
5.2 建立搜救力量配备机制 | 第29页 |
5.3 推动社会力量援助机制 | 第29-30页 |
5.4 拓宽搜救后评估机制 | 第30页 |
5.5 建立海上搜救危机管理机制 | 第30-32页 |
第6章 总结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