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容量分析预测方法及软件开发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引言 | 第7-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1.3 国内外DLR 系统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输电线路导线的热容量计算模型 | 第14-22页 |
| 2.1 导线热平衡方程 | 第14-15页 |
| 2.2 导线温度测量 | 第15-16页 |
| 2.3 气候容量计算模型 | 第16-20页 |
| 2.4 导线温度容量计算模型 | 第20-22页 |
| 第三章:输电线路容量预测原理分析及模型研究 | 第22-29页 |
| 3.1 容量预测原理和方法 | 第22页 |
| 3.2 基于ARIMA 的容量预测模型 | 第22-27页 |
| 3.3 应用流程分析 | 第27-29页 |
| 第四章:监控管理和容量分析软件模块设计与开发 | 第29-55页 |
| 4.1 DLR 系统组成及主站监控平台 | 第29页 |
| 4.2 开发工具与平台介绍 | 第29-33页 |
| 4.3 监控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 第33-45页 |
| 4.4 容量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 第45-51页 |
| 4.5 设计总结 | 第51-55页 |
| 第五章:现场运行数据分析 | 第55-63页 |
| 5.1 现场安装情况 | 第55-56页 |
| 5.2 现场运行数据分析 | 第56-59页 |
| 5.3 容量预测结果及分析 | 第59-63页 |
| 第六章:结论 | 第63-65页 |
| 6.1 本文总结 | 第63页 |
| 6.2 技术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