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脂肪酶产生菌筛选、培养基优化、酶学性质及基因克隆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33页
    1.1 海洋资源概况第14-18页
        1.1.1 海洋生物和活性物质第15页
        1.1.2 海洋微生物第15-16页
        1.1.3 海洋微生物酶种类第16-18页
    1.2 海绵及共附生微生物第18-21页
        1.2.1 海绵概况第18-20页
        1.2.2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第20-21页
    1.3 微生物脂肪酶的研究第21-27页
        1.3.1 微生物脂肪酶的来源及其筛选方法第21-22页
        1.3.2 微生物脂肪酶的活力测定第22-23页
        1.3.3 微生物脂肪酶的发酵生产第23-25页
        1.3.4 微生物脂肪酶学特性第25-27页
        1.3.5 微生物脂肪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27页
    1.4 微生物脂肪酶的应用第27-31页
        1.4.1 生物柴油第28-29页
        1.4.2 去污剂工业第29页
        1.4.3 食品工业第29-30页
        1.4.4 医药工业第30页
        1.4.5 造纸工业第30-31页
        1.4.6 化妆品第31页
        1.4.7 其它应用第31页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第31-33页
        1.5.1 研究目的第31页
        1.5.2 研究内容第31-32页
        1.5.3 研究意义第32页
        1.5.4 研究创新第32-33页
第二章 脂肪酶高产菌株筛选、产酶条件优化、酶学性质的研究第33-62页
    2.1 实验材料第33-36页
        2.1.1 海绵及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第33-35页
        2.1.2 试剂第35页
        2.1.3 培养基第35-36页
    2.2 实验方法第36-43页
        2.2.1 平板筛选方法第36页
        2.2.2 酶活测定方法第36-37页
        2.2.3 菌种鉴定第37-40页
        2.2.4 培养条件及生长曲线测定第40页
        2.2.5 逐因子实验第40-41页
        2.2.6 PB 设计法筛选培养基重要组分第41-42页
        2.2.7 优化培养基水平第42页
        2.2.8 优化培养基验证第42页
        2.2.9 酶活性质研究第42-43页
            2.2.9.1 最适温度的测定第42页
            2.2.9.2 最适pH 值的测定第42-43页
            2.2.9.3 最适盐度的测定第43页
            2.2.9.4 有机溶剂抑制剂对脂肪酶酶的影响第43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43-60页
        2.3.1 筛选结果第43-44页
        2.3.2 菌种鉴定第44-46页
        2.3.3 三株菌生长产酶曲线比较第46-48页
        2.3.4 最适碳氮源筛选第48-51页
        2.3.5 Plackett-Burrman 设计筛选影响产酶主效因子第51-54页
        2.3.6 优化培养基水平确定第54页
        2.3.7 优化培养基结果验证第54-56页
        2.3.8 酶学特性第56-60页
    2.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三章 脂肪酶基因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2-74页
    3.1 实验材料第62页
        3.1.1 菌种第62页
        3.1.2 试剂第62页
    3.2 实验方法第62-67页
        3.2.1 活性菌总DNA 提取第62页
        3.2.2 Bacillus pumilus B106 脂肪酶基因全长PCR 扩增第62-63页
        3.2.3 PCR 产物回收纯化第63页
        3.2.4 回收片段酶连和转化第63-66页
        3.2.5 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第66-67页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7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67-73页
        3.3.1 Bacillus pumilus B106 的DNA 提取第67页
        3.3.2 脂肪酶基因扩增结果第67-68页
        3.3.3 回收片段酶连和转化结果第68-69页
        3.3.4 序列分析及BLAST 比对第69页
        3.3.5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9-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总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86页
    附录1.溶液试剂及培养基第79-82页
    附录2.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第82-83页
    附录3.海绵共附生细菌的16SrDNA序列第83-85页
    附录4.海绵共附生Bacillus pumilus B106 的lipase的全长序列第85-86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DF实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冷板真空钎焊质量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