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一部分:中德关系的历史基础及其演变 | 第14-24页 |
一、冷战时期——现实主义国际政治背景下中德关系的特点 | 第14-17页 |
二、后冷战时期——从现实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转变 | 第17-21页 |
三、冷战结束至今——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解读 | 第21-23页 |
四、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冷战后中德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 | 第24-37页 |
一、建立在新自由(制度)主义基础上的国家关系 | 第24-25页 |
二、中德对各自国内政治发展的理解与认知 | 第25-31页 |
三、中德在国际政治层面的合作基础 | 第31-34页 |
四、中德政治与外交领域合作的特点 | 第34-36页 |
五、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部分:冷战后中德关系发展的经济基础 | 第37-43页 |
一、冷战后中德双方的经济合作 | 第38-39页 |
二、中德经济的互补性分析 | 第39-41页 |
三、中德经贸关系的特点 | 第41-42页 |
四、中德两国在“发展援助”领域的合作 | 第42-43页 |
第四部分:影响中德关系发展的其他主要因素 | 第43-52页 |
一、国际政治层面的因素 | 第43-45页 |
二、国内政治层面的因素 | 第45-47页 |
三、经贸及其他领域中的问题 | 第47-49页 |
四、中德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 第49-52页 |
结束语:中德关系的未来展望 | 第5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阶段性成果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