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视角下护士遭受外部侵犯对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9-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本文的重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2.1 工作场所外部侵犯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2.1.1 工作场所侵犯 | 第12页 |
2.1.2 外部侵犯 | 第12-13页 |
2.1.3 护士遭受的外部侵犯 | 第13页 |
2.2 外部侵犯的影响因素探究 | 第13-17页 |
2.2.1 个人方面的原因 | 第13-16页 |
2.2.2 组织方面的原因 | 第16页 |
2.2.3 社会方面的原因 | 第16-17页 |
2.3 外部侵犯影响结果探究 | 第17-20页 |
2.3.1 对服务人员直接造成的伤害 | 第18-19页 |
2.3.2 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 第19-20页 |
2.4 外部侵犯干预策略研究 | 第20-23页 |
2.4.1 侵犯事件发生前的干预 | 第20页 |
2.4.2 侵犯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干预 | 第20-21页 |
2.4.3 侵犯事件发生后的干预策略 | 第21-23页 |
2.5 外部侵犯行为的作用机制 | 第23-27页 |
2.5.1 资源保存的视角 | 第23-24页 |
2.5.2 情感事件的视角 | 第24页 |
2.5.3 组织公平的视角 | 第24-25页 |
2.5.4 社会交换的视角 | 第25页 |
2.5.5 压力源-压力反应视角 | 第25-26页 |
2.5.6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理论和假设 | 第27-30页 |
3.1 外部侵犯对护士工作倦怠造成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 外部侵犯对护士离职倾向造成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 归因方式的调节作用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0-33页 |
4.1 样本选择 | 第30页 |
4.2 量表选择 | 第30-32页 |
4.3 统计方法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33-40页 |
5.1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33-34页 |
5.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页 |
5.3 主效应的验证 | 第34-35页 |
5.4 中介效应的验证 | 第35-37页 |
5.5 调节效应的验证 | 第37-4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 第40-4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6.2 研究的理论贡献 | 第41页 |
6.3 实践意义 | 第41-42页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