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办学形式论文--私立论文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20页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1-14页
        一、选题的目的第11-12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2-14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一、国外研究的现状第14-15页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第15-17页
        三、研究方法第17页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20页
        一、课外辅导的含义第17-18页
        二、师德的含义第18-20页
第一章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第20-31页
    第一节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第20-24页
        一、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第20-21页
        二、学生参加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课外辅导的原因第21-23页
        三、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态度第23-24页
    第二节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的师德要求第24-29页
        一、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与学校教师区别第25-27页
        二、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第27-28页
        三、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的特殊要求第28-29页
    第三节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建设的实践意义第29-31页
        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发自内心喜欢学习第29页
        二、推进师资队伍正规化建设,重塑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公众形象第29页
        三、加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29-30页
        四、加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第30-31页
第二章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实证调研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1-36页
    第一节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问卷分析第31-32页
        一、从学生对辅导教师的评价中进行师德问卷分析第31页
        二、从家长对辅导教师的评价中进行师德问卷分析第31-32页
    第二节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一、社会方面第32-33页
        二、学校方面第33页
        三、教师方面第33页
        四、家长方面第33-34页
    第三节 影响师德建设的主要因素第34-36页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第34页
        二、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第34页
        三、社会国家对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监管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第34-35页
        四、家长认识不全面第35-36页
第三章 加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第36-41页
    第一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尚师德建设第36-37页
    第二节 以人为本,真正做到关心辅导教师第37-38页
    第三节 赏罚分明,形成严明的他律第38页
    第四节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第38-39页
    第五节 加强自我修养,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建设提供“永动力”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附录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现状调查第42-44页
    一、齐齐哈尔市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现状问卷调查(学生问卷)第42-43页
    二、齐齐哈尔市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现状问卷调查(家长问卷)第43-44页
注释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育对策研究
下一篇:实现“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