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植株穗部性状在体测量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水稻育种技术和表型组学研究 | 第10-12页 |
1.2 穗部性状参数测量对水稻育种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穗部性状参数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3页 |
2 水稻穗部表型性状在体测量 | 第23-34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3 实验设备与图像采集 | 第25-31页 |
2.4 分析与讨论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稻穗区域提取 | 第34-59页 |
3.1 引言 | 第34-36页 |
3.2 图像分割 | 第36-52页 |
3.3 区域生长及区域合并 | 第52-56页 |
3.4 分析与讨论 | 第56-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4 稻穗区域识别 | 第59-89页 |
4.1 引言 | 第59-60页 |
4.2 穗数测量样本稻穗区域识别 | 第60-85页 |
4.3 产量估测样本稻穗区域识别 | 第85-86页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86-8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5 穗部性状在体测量 | 第89-131页 |
5.1 引言 | 第89-90页 |
5.2 水稻穗数在体测量 | 第90-93页 |
5.3 产量相关性状在体估测 | 第93-121页 |
5.4 分析与讨论 | 第121-12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8-13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31-13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31-132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132-133页 |
6.3 展望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7页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47-148页 |
附录 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专利目录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