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页 |
一、诉讼保全制度的概述 | 第8-14页 |
(一) 诉讼保全的涵义 | 第8-10页 |
1. 诉讼保全的概念 | 第8-9页 |
2. 诉讼保全的分类 | 第9-10页 |
(二) 诉讼保全制度的性质、程序特征和价值 | 第10-14页 |
1. 诉讼保全制度的性质 | 第10-12页 |
2. 诉讼保全的程序特征 | 第12-13页 |
3. 诉讼保全制度的价值 | 第13-14页 |
二、两大法系诉讼保全制度比较 | 第14-22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诉讼保全制度 | 第14-17页 |
1. 美国的诉讼保全制度 | 第14-15页 |
2. 英国的诉讼保全制度 | 第15-17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诉讼保全制度 | 第17-20页 |
1. 德国的保全程序 | 第17-18页 |
2. 日本的诉讼保全程序 | 第18-20页 |
(三) 两大法系诉讼保全比较研究 | 第20-21页 |
1. 两大法系诉讼保全的共同特征 | 第20页 |
2. 两大法系对我国诉讼保全制度的启示 | 第20-21页 |
(四) 我国台湾地区的保全程序 | 第21-22页 |
1. 我国台湾地区诉讼保全程序概述 | 第21-22页 |
2. 我国台湾地区诉讼保全程序对我国民事诉讼保全制度之启示 | 第22页 |
三、我国诉讼诉讼保全制度之现状 | 第22-29页 |
(一) 诉讼保全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2-25页 |
1. 诉讼保全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2. 我国诉讼保全制度的现状 | 第23-25页 |
(二) 我国诉讼保全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1. 立法体例上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2. 保全程序的启动主体设定存在不妥 | 第25页 |
3. 担保程序有待完善 | 第25-27页 |
4. 没有明确保全范围 | 第27-28页 |
5. 缺乏系统的救济机制 | 第28-29页 |
四、我国诉讼保全制度之完善 | 第29-35页 |
(一) 完善保全制度的法条设计 | 第29页 |
(二) 完善诉讼保全制度的适用条件 | 第29-30页 |
1. 确立当事人申请原则 | 第29-30页 |
2. 落实保全的“必要性”审查 | 第30页 |
3. 明确保全的范围 | 第30页 |
(三) 完善保全担保制度 | 第30-32页 |
1. 建立对担保的审查制度 | 第30-31页 |
2. 是否需要提供担保由法官自由裁量 | 第31页 |
3. 构建差额担保制度 | 第31-32页 |
4. 增加追加担保的规定 | 第32页 |
(四) 完善保全救济机制 | 第32-35页 |
1. 完善复议程序 | 第32-33页 |
2. 设立保全裁定的抗告制度 | 第33页 |
3. 完善案外人异议制度 | 第33-34页 |
4. 完善保全赔偿程序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