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葡萄糖和植物激素协同调控十字花科植物中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英文缩略词第11-17页
1 绪论第17-37页
    1.1 葡萄糖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第17-21页
        1.1.1 葡萄糖调控的重要调节因子第17-18页
        1.1.2 葡萄糖信号与植物激素的关系第18-21页
    1.2 芥子油苷的代谢与功能第21-29页
        1.2.1 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第21-25页
        1.2.2 芥子油苷的降解第25-26页
        1.2.3 芥子油苷的生物学功能第26-29页
    1.3 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的调控第29-33页
        1.3.1 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的调节基因第29-31页
        1.3.2 植物激素与芥子油苷合成的关系第31-32页
        1.3.3 初生硫代谢与芥子油苷合成的关系第32-33页
    1.4 芸薹属蔬菜芽菜中芥子油苷合成调控的研究进展第33-35页
    1.5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第35-37页
2 葡萄糖信号正向调控拟南芥中脂肪类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第37-53页
    2.1 引言第37-38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2.2.1 实验材料与培养方法第38页
            2.2.1.1 实验材料第38页
            2.2.1.2 材料培养方法第38页
        2.2.2 材料处理方法第38-39页
        2.2.3 实验方法第39-40页
            2.2.3.1 芥子油苷提取纯化和分析第39页
            2.2.3.2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第39-40页
            2.2.3.3 数据统计分析第4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0-50页
        2.3.1 葡萄糖对拟南芥中脂肪类芥子油苷合成的影响第40-46页
        2.3.2 葡萄糖对脂肪类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6-47页
        2.3.3 葡萄糖对脂肪类MYB突变体中脂肪类芥子油苷合成的影响第47页
        2.3.4 HXK1在葡萄糖调控的脂肪类芥子油苷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第47页
        2.3.5 ABI5在葡萄糖调控的脂肪类芥子油苷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第47-50页
    2.4 讨论与小结第50-53页
3 葡萄糖信号正向调控拟南芥中吲哚类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第53-67页
    3.1 引言第5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3.2.1 实验材料与培养方法第53-54页
            3.2.1.1 实验材料第53-54页
            3.2.1.2 材料培养方法第54页
        3.2.2 材料处理方法第54页
        3.2.3 实验方法第54-55页
            3.2.3.1 芥子油苷提取纯化和分析第54页
            3.2.3.2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第54页
            3.2.3.3 酵母双杂交第54-55页
            3.2.3.4 数据统计分析第5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5-65页
        3.3.1 葡萄糖对拟南芥中吲哚类芥子油苷合成的影响第55-59页
        3.3.2 葡萄糖对吲哚类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9-60页
        3.3.3 葡萄糖对吲哚类MYB突变体中吲哚类芥子油苷合成的影响第60-61页
        3.3.4 HXK1在葡萄糖调控的吲哚类芥子油苷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第61-62页
        3.3.5 ABI5在葡萄糖调控的吲哚类芥子油苷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第62-65页
    3.4 讨论与小结第65-67页
4 葡萄糖对初生硫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芥子油苷合成的关系第67-81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8-70页
        4.2.1 实验材料与培养方法第68页
            4.2.1.1 实验材料第68页
            4.2.1.2 材料培养方法第68页
        4.2.2 材料处理方法第68-69页
        4.2.3 实验方法第69-70页
            4.2.3.1 芥子油苷提取纯化和分析第69页
            4.2.3.2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第69页
            4.2.3.3 硫醇类物质的提取和分析第69-70页
            4.2.3.4 数据统计分析第7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70-77页
        4.3.1 葡萄糖对硫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70-72页
        4.3.2 不同浓度硫酸盐培养条件下葡萄糖对硫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72-74页
        4.3.3 不同浓度硫酸盐培养条件下葡萄糖对MYBs基因表达的影响第74-75页
        4.3.4 不同浓度硫酸盐培养条件下葡萄糖对芥子油苷合成的影响第75-77页
        4.3.5 不同浓度硫酸盐培养条件下葡萄糖对初生硫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第77页
    4.4 讨论与小结第77-81页
5 葡萄糖与ABA协同调控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第81-91页
    5.1 引言第81-82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82页
        5.2.1 实验材料与培养方法第82页
            5.2.1.1 实验材料第82页
            5.2.1.2 材料培养方法第82页
        5.2.2 材料处理方法第82页
        5.2.3 实验方法第82页
            5.2.3.1 芥子油苷提取纯化和分析第82页
            5.2.3.2 RNA的提取和表达分析第82页
            5.2.3.4 数据统计分析第82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82-88页
        5.3.1 葡萄糖对ABA合成缺失突变体中芥子油苷合成的影响第82-84页
        5.3.2 ABA对芥子油苷积累的影响第84-85页
        5.3.3 ABA对芥子油苷合成调控因子MYBs基因表达的影响第85-86页
        5.3.4 HXK1在ABA对芥子油苷合成调控中的作用第86页
        5.3.5 ABI5在ABA对芥子油苷合成调控中的作用第86-87页
        5.3.6 葡萄糖和ABA共同处理对芥子油苷合成的影响第87-88页
    5.4 讨论与小结第88-91页
6 葡萄糖和JA处理对芥蓝芽菜中芥子油苷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第91-103页
    6.1 引言第91-92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92-94页
        6.2.1 实验材料与培养方法第92页
            6.2.1.1 实验材料第92页
            6.2.1.2 材料培养方法第92页
        6.2.2 材料处理方法第92页
        6.2.3 实验方法第92-94页
            6.2.3.1 芥子油苷提取纯化和分析第92页
            6.2.3.2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第92-93页
            6.2.3.3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第93页
            6.2.3.4 总多酴含量的测定第93页
            6.2.3.5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第93-94页
            6.2.3.6 抗氧化能力(FRAP法)的测定第94页
            6.2.3.7 数据统计分析第94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94-100页
        6.3.1 葡萄糖和JA共同处理对芥蓝芽菜生物量的影响第94-95页
        6.3.2 芥蓝芽菜中芥子油苷的种类和含量第95-96页
        6.3.3 葡萄糖和JA共同处理对芥蓝芽菜中脂肪类芥子油苷积累的影响第96页
        6.3.4 葡萄糖和JA共同处理对芥蓝芽菜中吲哚类芥子油苷积累的影响第96-99页
        6.3.5 葡萄糖和JA共同处理对芥蓝芽菜中总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第99页
        6.3.6 葡萄糖和JA共同处理对芥蓝芽菜中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多酚和维生素C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力的影响第99-100页
    6.4 讨论与小结第100-103页
7 葡萄糖与GA处理对芥蓝芽菜中芥子油苷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第103-110页
    7.1 引言第103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103-104页
        7.2.1 实验材料与培养方法第103页
            7.2.1.1 实验材料第103页
            7.2.1.2 材料培养方法第103页
        7.2.2 材料处理方法第103页
        7.2.3 实验方法第103-104页
            7.2.3.1 芥子油苷提取纯化和分析第103-104页
            7.2.3.2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第104页
            7.2.3.3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第104页
            7.2.3.4 总多酸含量的测定第104页
            7.2.3.5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第104页
            7.2.3.6 抗氧化能力(FRAP法)的测定第104页
            7.2.3.7 数据统计分析第104页
    7.3 结果与分析第104-108页
        7.3.1 葡萄糖和GA共同处理对芥蓝芽菜生物量的影响第104-105页
        7.3.2 葡萄糖和GA共同处理对芥蓝芽菜中脂肪类芥子油苷积累的影响第105页
        7.3.3 葡萄糖和GA共同处理对芥蓝芽菜中吲哚类芥子油苷积累的影响第105-107页
        7.3.4 葡萄糖和GA共同处理对芥蓝芽菜中总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第107页
        7.3.5 葡萄糖和GA共同处理对芥蓝芽菜中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多酚和维生素C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力的影响第107-108页
    7.4 讨论与小结第108-110页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110-114页
    8.1 结论第110-112页
    8.2 创新点第112页
    8.3 展望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36页
个人简介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梢白化茶树生理生化特征及白化分子机理研究
下一篇:褐飞虱翅型分化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