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

试论我国反恐怖体制的完善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关于恐怖主义的界定第10-18页
 一、恐怖主义的概念第10-12页
 二、关于恐怖行为特征的认识第12-14页
  (一) 政治性或社会性第12页
  (二) 恐惧性或心理战第12-13页
  (三) 暴力性或破坏性第13页
  (四) 宣传性或宣扬性第13页
  (五) 违法性或刑事犯罪性第13-14页
 三、我国认定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的司法实践第14-15页
 四、完善我国反恐怖体制的必要性第15-18页
  (一) 国际恐怖组织威胁,凸显我国反恐怖体制面临考验的复杂性第15页
  (二) 我周边国家恐怖活动频发,凸显我国反恐怖体制反应滞后性第15-16页
  (三) “东突”恐怖组织的现实危害,凸显完善我国反恐怖体制的紧迫性第16页
  (四) 个人极端行为事件多发,凸显我国反恐怖体制面对威胁和挑战的多样性第16-18页
第二章 俄罗斯、美国反恐怖体制及特点第18-26页
 一、俄罗斯反恐怖体制及特点第18-21页
  (一) 形成统一的反恐怖领导体制第18-20页
  (二) 明确相关部门反恐怖工作职责, 发挥强力部门的主导作用第20页
  (三) 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保持信息畅通第20-21页
  (四) 建成较为完备的反恐怖指挥机制第21页
 二、美国反恐怖体制及特点第21-26页
  (一) 在联邦层面成立反恐怖协调和专门机构第22-24页
  (二) 在各州层面成立反恐怖专门机构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反恐怖体制存在问题分析第26-29页
 一、缺乏一部统一的反恐法第26-27页
 二、反恐怖机构建设还有待完善第27页
 三、各部门的具体反恐职责不够清晰第27-28页
 四、社会力量参与反恐怖工作的职能定位模糊、机制还不健全第28页
 五、反恐怖应急处置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28-29页
第四章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恐怖体制的设想第29-41页
 一、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跨部门的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第29-32页
 二、明确反恐怖工作主体及其职责第32-34页
  (一) 直接实施主体及职责第32-34页
  (二) 参与主体及职责第34页
 三、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助作用第34-36页
 四、赋予政府有关部门反恐怖行政紧急权第36-38页
  (一) 从反恐怖行政紧急权的立法权角度看第36-37页
  (二) 从反恐怖行政紧急权的种类看第37页
  (三) 从反恐怖行政紧急权的行政程序看第37页
  (四) 反恐怖行政紧急权的具体内容第37-38页
 五、完善反恐怖应急处置机制第38-41页
  (一) 宏观决策层第38-39页
  (二) 具体决策层第39页
  (三) 现场指挥层第39-40页
  (四) 机动处置层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法律调整--以河北省为例
下一篇:行政处罚委托效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