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老年人过街安全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过街设施使用行为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SP调查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4 Logistic模型在交通行为领域的应用现状 | 第19-20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行为调查方法理论研究 | 第23-28页 |
2.1 选择行为调查方法概述 | 第23-25页 |
2.1.1 RP调查法 | 第23页 |
2.1.2 SP调查法 | 第23-24页 |
2.1.3 RP调查法与SP调查法的对比 | 第24-25页 |
2.2 ASP调查法 | 第25-26页 |
2.3 基于计算机的ASP调查 | 第26-28页 |
3 老年人过街设施选择行为调查 | 第28-53页 |
3.1 调查目的 | 第28页 |
3.2 调查的主要属性及水平的设定 | 第28-32页 |
3.2.1 人行横道的属性及水平的设定 | 第28-30页 |
3.2.2 行人过街桥的属性及水平的设定 | 第30-32页 |
3.3 调查情景设计 | 第32-38页 |
3.3.1 调查情景的限定条件 | 第32-34页 |
3.3.2 行人过街桥场景设计 | 第34-36页 |
3.3.3 人行横道场景设计 | 第36-38页 |
3.4 ASP调查方法设计 | 第38-39页 |
3.5 调查系统开发 | 第39-42页 |
3.6 调查实施 | 第42-50页 |
3.6.1 联系社区 | 第42-44页 |
3.6.2 招募老年人 | 第44-45页 |
3.6.3 调查准备及人员培训 | 第45页 |
3.6.4 调查的实施流程 | 第45-50页 |
3.7 老年人对过街设施的其他属性偏好 | 第50-53页 |
3.7.1 老年人对倒计时信号灯的偏好 | 第50-51页 |
3.7.2 老年人对行人过街桥台阶坡度的偏好 | 第51页 |
3.7.3 老年人对平坡式过街桥的偏好 | 第51-53页 |
4 行为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第53-60页 |
4.1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53-55页 |
4.2 非权衡选择数据分析 | 第55-58页 |
4.2.1 因对特定选择肢的极端偏好而发生的非权衡选择行为 | 第56页 |
4.2.2 因疲劳厌倦或不解等原因而发生的非权衡选择行为 | 第56-57页 |
4.2.3 因错误理解调查目的而发生的非权衡选择行为 | 第57-58页 |
4.3 数据的预处理 | 第58-60页 |
5 行为模型的构建与标定 | 第60-67页 |
5.1 行为模型的构建 | 第60-62页 |
5.1.1 Logistic模型的概述及引入 | 第60-61页 |
5.1.2 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61-62页 |
5.2 模型参数估计与修改 | 第62-64页 |
5.2.1 初始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62-63页 |
5.2.2 模型修改及参数估计 | 第63-64页 |
5.3 模型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第67-6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7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