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铁岭市LY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单评述第16页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主要内容和论文框架第17-18页
第2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操作风险管理理论概述第18-31页
    2.1 操作风险第18-21页
        2.1.1 操作风险的概念第18-19页
        2.1.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点第19-20页
        2.1.3 操作风险分类第20-21页
    2.2 操作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第21-27页
        2.2.1 内部控制理论第21-24页
        2.2.2 操作风险管理方法第24-27页
    2.3 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第27-31页
        2.3.1 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第27页
        2.3.2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第27-29页
        2.3.3 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比分析及启示第29-31页
第3章 LY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典型案例第31-38页
    3.1 LY银行简介第31-33页
        3.1.1 LY银行的创立第31-32页
        3.1.2 LY银行的成长第32-33页
    3.2 LY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的现状第33-36页
        3.2.1 LY银行的组织架构第33页
        3.2.2 LY银行内部控制职责和权限第33页
        3.2.3 LY银行日常操作管理第33-36页
    3.3 LY银行操作风险典型案例第36-38页
        3.3.1 银行业务员挪用客户资金事件第36页
        3.3.2 基层行长与业务员骗取客户资金案第36-37页
        3.3.3 操作流程未及时更新影响业务开展事件第37页
        3.3.4 个人结售汇业务违规事件第37-38页
第4章 LY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8-45页
    4.1 操作风险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第38-40页
        4.1.1 操作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第38页
        4.1.2 人力资源相关制度不完善第38-39页
        4.1.3 内控制度不完善影响风险防控机制运行第39页
        4.1.4 内控考核指标和问责标准有待提高第39-40页
    4.2 操作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0-41页
        4.2.1 操作风险评估工作主动性不足第40页
        4.2.2 内控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差第40-41页
        4.2.3 对新产品和新业务的风险评估不到位第41页
    4.3 操作风险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第41-42页
        4.3.1 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可操作性需进一步完善第41页
        4.3.2 规章制度的传导和学习创新性不足第41-42页
        4.3.3 授权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第42页
        4.3.4 基层支行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第42页
    4.4 操作风险信息和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4.4.1 操作风险信息收集工作得不到重视第42-43页
        4.4.2 操作风险信息传导机制有待完善第43页
    4.5 操作风险检查与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3-45页
        4.5.1 检查人员老龄化严重专业化水平不高第43页
        4.5.2 监督检查方法落后第43-44页
        4.5.3 对银行高管监督力度不够第44页
        4.5.4 检查整改工作不到位第44-45页
第5章 提高LY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第45-53页
    5.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第45-47页
        5.1.1 创建风险管理文化第45页
        5.1.2 完善相关人力资源制度第45-46页
        5.1.3 持续开展操作风险管理培训工作第46页
        5.1.4 健全内控考核指标及问责标准第46-47页
    5.2 改进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第47-48页
        5.2.1 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量化模型第47页
        5.2.2 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档案数据库第47-48页
        5.2.3 加强对新产品和新业务风险评估第48页
    5.3 完善风险防控措施第48-50页
        5.3.1 推进业务标准化第48-49页
        5.3.2 设立风险专员监控风险第49页
        5.3.3 创建三道防线体系有效治理操作风险案件发生第49页
        5.3.4 提高基层支行制度执行力第49-50页
    5.4 优化信息沟通渠道第50-51页
        5.4.1 创建信息沟通平台第50-51页
        5.4.2 完善风险信息传导机制第51页
    5.5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第51-53页
        5.5.1 建立一支操作风险管理的专家型队伍第51页
        5.5.2 探索监督检查新方法第51-52页
        5.5.3 加大对高管人员问责力度第52页
        5.5.4 认真落实整改杜绝问题屡查屡犯现象第52-5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6.1 主要结论第53-54页
    6.2 研究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G公司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声波清灰技术声场数值分析与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