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2.1 消费金融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1.1 消费金融概念 | 第15页 |
2.1.2 消费金融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2.2 互联网消费金融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2.2.1 互联网消费金融概念 | 第17-18页 |
2.2.2 互联网消费金融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2.3 互联网消费金融典型模式研究 | 第19-20页 |
2.3 用户采纳行为相关理论研究 | 第20-24页 |
2.3.1 理性行为理论 | 第20-21页 |
2.3.2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1-22页 |
2.3.3 技术接受模型 | 第22-23页 |
2.3.4 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 | 第23-24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用户采纳模型构建 | 第25-35页 |
3.1 互联网消费金融用户采纳模型设计原理 | 第25-32页 |
3.1.1 互联网消费金融用户采纳模型的提出 | 第25-26页 |
3.1.2 UTAUT模型新增变量设计与说明 | 第26-28页 |
3.1.3 研究变量的定义与测量维度 | 第28-32页 |
3.2 互联网消费金融用户采纳模型研究假设 | 第32-35页 |
3.2.1 UTAUT模型相关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3.2.2 新增变量相关研究假设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用户采纳模型实证分析 | 第35-48页 |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5-36页 |
4.1.1 问卷设计 | 第35页 |
4.1.2 数据收集 | 第35-36页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4.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7-41页 |
4.3.1 信度分析 | 第37-39页 |
4.3.2 效度分析 | 第39-41页 |
4.4 假设检验分析 | 第41-48页 |
4.4.1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41-45页 |
4.4.2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 第45-46页 |
4.4.3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2页 |
5.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5.1.1 研究基本结论 | 第48-49页 |
5.1.2 营销建议 | 第49-50页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