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研究--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阿者科村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课题缘起第12-15页
        1.1.1 遗产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的参与第12页
        1.1.2 “贫困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第12-14页
        1.1.3 红河哈尼梯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地村落的特殊性第14-15页
        1.1.4 问题的提出:传统村落的规划与实施一体化第15页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第15-20页
        1.2.1 国外有关研究第15-17页
        1.2.2 国内有关研究第17-20页
    1.3 研究范畴第20-23页
        1.3.1 研究范围: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阿者科第20-21页
        1.3.2 研究内容:传统村落、规划实施第21-22页
        1.3.3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 技术路线及结构框架第23-24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26页
        1.5.1 研究目的第25页
        1.5.2 研究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传统村落规划实施分析及评述第26-40页
    2.1 传统村落规划的编制模式及实施评价第26-29页
        2.1.1 传统村落规划编制模式第26-27页
        2.1.2 不同类型规划实施评价第27-29页
    2.2 实施主体分析第29-31页
        2.2.1 政府第29页
        2.2.2 规划师第29页
        2.2.3 施工队第29-30页
        2.2.4 村组织第30页
        2.2.5 其他社会力量第30页
        2.2.6 不同主体特征评价第30-31页
    2.3 实施类型分析第31-36页
        2.3.1 政府主导型第31-33页
        2.3.2 规划师指导型第33页
        2.3.3 创客引导型第33-35页
        2.3.4 实施类型评价第35-36页
    2.4 传统村落规划实施面临的普遍问题第36-37页
        2.4.1 过度式开发促使传统村落的衰败加速第36-37页
        2.4.2 传统村落的保护资金来源短缺、渠道单一第37页
        2.4.3 保护工作存在“多头管理”的缺陷,规划实施执行阻滞第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40页
第三章 近年来元阳遗产区村落的规划实施进展第40-60页
    3.1 遗产区村落概况第40-41页
    3.2 村落相关规划及其实施第41-55页
        3.2.1 早期旅游规划示范:箐口村(2001年)第42-43页
        3.2.2 申遗前“一镇六村”规划(2009年)第43-45页
        3.2.3 申遗前村落保护规划:全福庄(2010年)第45-46页
        3.2.4 基层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上马点、倮马点等(2011年)第46-47页
        3.2.5 “美丽家园”建设(2013-2015年)第47-49页
        3.2.6 省级15个传统村落改造(2015年)第49-53页
        3.2.7 第三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垭口(2016年)第53-54页
        3.2.8 20个传统村落改造项目:爱春大鱼塘、岩倮普等(2016年)第54-55页
    3.3 元阳遗产区传统村落规划实施评述第55-57页
        3.3.1 传统民居保护的压力重大第55-56页
        3.3.2 矛盾冲突多,诉求难以协调,规划实施难以推进第56-57页
        3.3.3 民族地区村落规划难以实施第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60页
第四章 阿者科村保护发展规划实施跟踪研究第60-92页
    4.1 阿者科村寨的典型性价值第61-63页
        4.1.1 地位特殊:如何保留村落的“原真性”是规划实施的难点第61-62页
        4.1.2 贫困型村落:村落的发展是规划实施的重点第62-63页
        4.1.3 充足的资金来源保障第63页
    4.2 阿者科规划编制概况及实施进度第63-69页
        4.2.1 阿者科村规划编制概况第63-66页
        4.2.2 阿者科村规划实施大事件进度表第66-69页
    4.3 各项目实施过程第69-88页
        4.3.1 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示范第70-78页
        4.3.2 防灾安全保障:消防设施的配套第78-79页
        4.3.3 基础设施:道路改造、给排水工程、电力电信工程第79-84页
        4.3.4 环境改善:公厕修建、村内公共空间的改造第84-85页
        4.3.5 历史环境要素的修复:水碾房、祭祀房、磨秋场、水井等要素第85-87页
        4.3.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服饰、编织等技艺挖掘、摩匹咪咕第87-88页
    4.4 非规划建设项目情况简介:公益组织的介入第88-90页
    4.5 实施效果评价第90-91页
    4.6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阿者科村规划实施实践总结第92-106页
    5.1 实施体现出的问题第92-94页
        5.1.1 规划无效和规划失效第92-93页
        5.1.2 实施进程缓慢第93-94页
        5.1.3 地方人才严重缺乏,施工技术力量薄弱第94页
        5.1.4 实施偏工程建设,较少关注产业经济发展第94页
        5.1.5 对后续实施的困难难以预见第94页
    5.2 阿者科规划实施模式的分析及评价第94-101页
        5.2.1 实施特点分析第95-96页
        5.2.2 实施模式分析第96-99页
        5.2.3 模式评价第99-101页
    5.3 从阿者科村总结规划的改进之处第101-104页
        5.3.1 规划需要多学科人员介入第101页
        5.3.2 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引导村民参与规划第101-102页
        5.3.3 注重产业经济的规划第102-103页
        5.3.4 要符合村落特色,设计要求本土化第103页
        5.3.5 明确近远期规划内容和目标,指导分阶段实施第103页
        5.3.6 实施过程中需及时调整修正原规划第103-104页
    5.4 从相关案例比较研究阿者科规划实施的改进之处第104-105页
    5.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六章 结语第106-114页
    6.1 阿者科规划实施完善建议第106-107页
        6.1.1 政府应出第一笔“撬动资金”第106页
        6.1.2 确定驻村专家和村级联络员第106-107页
        6.1.3 建立本地传统建筑工匠队伍第107页
        6.1.4 实施顺序的优化第107页
    6.2 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村落规划实施建议第107-109页
        6.2.1 明确村落保护价值,建立遗产区传统村落档案库第108页
        6.2.2 合理划分村落类型,分类编制村落规划第108页
        6.2.3 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注重遗产保护的原真性第108页
        6.2.4 建立遗产区村落规划实施制度体系第108-109页
    6.3 推动规划实施的普适性建议第109-111页
        6.3.1 挖掘传统村落的自生机制第109页
        6.3.2 强化政府的牵引作用第109-110页
        6.3.3 在资金来源方面要多方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第110-111页
        6.3.4 规划建设的社会力量推动第111页
        6.3.5 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营机制第111页
    6.4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11-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0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20-122页
附录B: 图片索引第122-126页
附录C: 元阳阿者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第126-150页
附录D: 元阳县阿者科村旅游规划建设项目及资金计划表第150-152页
附录E: 元阳阿者科新村规划近期建设预算表第152-154页
附录F: 阿者科驻村工作日志第154-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明市主城区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下一篇:云南温和地区城市住宅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