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温和地区城市住宅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能源的危机 | 第11页 |
1.1.2 云南太阳能资源丰富 | 第11页 |
1.1.3 舒适度和身心健康的要求 | 第11页 |
1.1.4 推广被动太阳房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1 国外被动式太阳能采暖、降温设计研究 | 第13-15页 |
1.4.2 国内被动式太阳能采暖、降温设计研究 | 第15页 |
1.4.3 云南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5 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1.6 论文的框架 | 第17-19页 |
1.6.1 论文框架 | 第17页 |
1.6.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云南太阳能概况及气候分区 | 第19-31页 |
2.1 云南太阳能资源概况 | 第19-23页 |
2.1.1 云南太阳能资源总述 | 第19页 |
2.1.2 云南太阳能资源空间特点 | 第19-21页 |
2.1.3 云南太阳能资源时间特点 | 第21-22页 |
2.1.4 云南太阳能资源分区 | 第22-23页 |
2.2 云南太阳能采暖、降温气候分区 | 第23-26页 |
2.2.1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 第23页 |
2.2.2 云南被动式设计分区 | 第23-24页 |
2.2.3 云南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气候分区 | 第24-25页 |
2.2.4 云南被动式太阳能降温气候分区 | 第25-26页 |
2.3 云南温和地区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分区 | 第26-29页 |
2.3.1 云南地区气候概况 | 第26-27页 |
2.3.2 云南温和地区冬夏热需求 | 第27页 |
2.3.3 云南温和地区被动式太阳能采暖、降温 | 第27-29页 |
2.3.4 云南温和地区与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云南温和地区城市住宅现状调研 | 第31-71页 |
3.1 选点城市的气候分区 | 第31-32页 |
3.2 云南选点城市住宅建筑基本信息 | 第32-45页 |
3.2.1 城市住区总平面布局 | 第33-34页 |
3.2.2 城市住宅形体布局 | 第34-36页 |
3.2.3 被动太阳能技术实用 | 第36-40页 |
3.2.4 城市住宅空间布局 | 第40-41页 |
3.2.5 城市住宅外围护结构特点 | 第41-45页 |
3.3 云南地区既有城市住宅室内热环境实地测试 | 第45-66页 |
3.3.1 测试方案 | 第45-47页 |
3.3.2 会泽城市住宅室内热环境研究 | 第47-51页 |
3.3.3 丽江城市住宅室内热环境研究 | 第51-55页 |
3.3.4 昆明城市住宅室内热环境研究 | 第55-58页 |
3.3.5 蒙自城市住宅室内热环境研究 | 第58-61页 |
3.3.6 瑞丽城市住宅室内热环境研究 | 第61-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71页 |
第四章 云南温和地区城市住宅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策略 | 第71-103页 |
4.1 被动式太阳能住宅设计原则 | 第71-75页 |
4.1.1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原理 | 第71-72页 |
4.1.2 被动式太阳能住宅的设计原则及步骤 | 第72页 |
4.1.3 城市住宅与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 第72-75页 |
4.2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 | 第75-82页 |
4.2.1 基本集热形式 | 第76页 |
4.2.2 集热技术的构成要素 | 第76-78页 |
4.2.3 直接受益式太阳能房间设计 | 第78-79页 |
4.2.4 集热蓄热墙式太阳能房间设计 | 第79-81页 |
4.2.5 附加阳光间太阳能房间设计 | 第81-82页 |
4.3 被动式太阳能降温技术 | 第82-87页 |
4.3.1 被动式太阳能降温设计 | 第82-83页 |
4.3.2 遮阳设计 | 第83-85页 |
4.3.3 太阳能通风烟囱 | 第85-86页 |
4.3.4 首层架空 | 第86-87页 |
4.3.5 架空屋面 | 第87页 |
4.4 被动式太阳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 | 第87-93页 |
4.4.1 场地设计 | 第88页 |
4.4.2 住宅朝向 | 第88-89页 |
4.4.3 住宅日照间距 | 第89页 |
4.4.4 住宅群体布局 | 第89-92页 |
4.4.5 景观绿化 | 第92-93页 |
4.5 被动式太阳能城市住宅单体设计 | 第93-96页 |
4.5.1 住宅的形体布局 | 第93-94页 |
4.5.2 住宅的平面布局 | 第94-95页 |
4.5.3 住宅的剖面设计 | 第95-96页 |
4.5.4 住宅的立面设计 | 第96页 |
4.6 外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 | 第96-99页 |
4.6.1 外墙设计 | 第97-98页 |
4.6.2 屋面设计 | 第98-9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9-103页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第103-107页 |
5.1 本文研究结论 | 第103-105页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13-115页 |
附录B: 图片索引 | 第115-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