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隧道渗漏水分布特征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隧道渗漏水原因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隧道渗漏水治理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大岩隧道病害调查与分析 | 第15-34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5-18页 |
2.1.1 气象水文 | 第15-16页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6页 |
2.1.3 水文地质特征 | 第16页 |
2.1.4 岩溶的分布与规模 | 第16-17页 |
2.1.5 隧道围岩状况与衬砌支护结构 | 第17-18页 |
2.2 隧道病害的检测方法 | 第18-22页 |
2.2.1 衬砌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 第18-20页 |
2.2.2 衬砌断面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2.2.3 衬砌厚度及背后空洞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2.2.4 衬砌裂缝状况检测方法 | 第22页 |
2.3 大岩隧道衬砌检测结果分析 | 第22-31页 |
2.3.1 隧道衬砌厚度检测 | 第22-25页 |
2.3.2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检测 | 第25-28页 |
2.3.3 隧道裂缝检测 | 第28-30页 |
2.3.4 隧道渗漏水检测 | 第30-31页 |
2.4 大岩隧道渗漏水病害成因分析 | 第31-32页 |
2.4.1 自然因素 | 第31-32页 |
2.4.2 施工原因 | 第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隧道衬砌缺陷对隧道结构影响分析 | 第34-62页 |
3.1 空洞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34-50页 |
3.1.1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计算模型 | 第34-35页 |
3.1.2 空洞尺寸及位置因素对衬砌内力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3 衬砌内力受空洞影响分析 | 第37-49页 |
3.1.4 小结 | 第49-50页 |
3.2 围岩参数对存在空洞的衬砌内力的影响 | 第50-54页 |
3.2.1 围岩参数影响下的衬砌内力计算结果 | 第50-54页 |
3.2.2 小结 | 第54页 |
3.3 空洞存在下隧道衬砌裂缝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 | 第54-59页 |
3.4 衬砌厚度不足对隧道衬砌的影响分析 | 第59-61页 |
3.4.1 计算参数 | 第59页 |
3.4.2 计算结果 | 第59-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衬砌开裂后地下水渗漏机理 | 第62-70页 |
4.1 衬砌开裂对渗透性系数的影响 | 第62-63页 |
4.2 隧道衬砌开裂对渗流场的影响 | 第63-6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衬砌空洞影响下隧道渗漏水成因分析及处理建议 | 第70-77页 |
5.1 衬砌渗漏水的成因分析 | 第70-73页 |
5.1.1 空洞成因分析 | 第70-71页 |
5.1.2 二次衬砌厚度不足成因分析 | 第71-72页 |
5.1.3 二次衬砌开裂成因分析 | 第72-73页 |
5.1.4 隧址区地表水及渗流场特点分析 | 第73页 |
5.2 渗漏水处理措施 | 第73-76页 |
5.2.1 渗漏水的处置原则 | 第73-74页 |
5.2.2 渗漏水的处置思路 | 第74页 |
5.2.3 衬砌空洞处置对策 | 第74-75页 |
5.2.4 衬砌裂缝的治理措施 | 第75页 |
5.2.5 衬砌渗水的治理模式 | 第75-7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8页 |
6.1 结论 | 第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