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外压实度智能检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外碾压实时监控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GPS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GPS卫星定位系统基本原理 | 第16-25页 |
2.1 GPS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应用特征 | 第16-18页 |
2.1.1 GPS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 | 第16-17页 |
2.1.2 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特征 | 第17-18页 |
2.2 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 | 第18-21页 |
2.2.1 GPS相对定位 | 第18-21页 |
2.2.2 GPS绝对定位 | 第21页 |
2.3 常用坐标系及投影方式 | 第21-24页 |
2.3.1 常用坐标系 | 第21-23页 |
2.3.2 常用投影方式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压实度——振动加速度关系分析研究 | 第25-44页 |
3.1 传统压实度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3.2 压实度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3.2.1 施工工艺对压实度影响 | 第26页 |
3.2.2 压实设备对压实度的影响 | 第26-28页 |
3.2.3 压实材料对压实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 振动压实数学模型 | 第29-32页 |
3.3.1 振动压实原理 | 第29页 |
3.3.2 振动压实数学模型建立 | 第29-32页 |
3.4 振动加速度信号采集及处理 | 第32-43页 |
3.4.1 振动加速度信号采集 | 第32-35页 |
3.4.2 振动加速度信号分析 | 第35-36页 |
3.4.3 振动加速度信号去噪处理 | 第36-38页 |
3.4.4 振动加速度信号拟合 | 第38-39页 |
3.4.5 压实度—振动加速度相关关系建立 | 第39-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压路机碾压轨迹算法研究 | 第44-75页 |
4.1 施工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 第44-51页 |
4.1.1 GPS数据的采集和解析 | 第44-47页 |
4.1.2 北京54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 第47-49页 |
4.1.3 压路机施工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 第49-51页 |
4.1.4 误差分析 | 第51页 |
4.2 压路机碾压轨迹平面定位算法 | 第51-72页 |
4.2.1 压路机碾压轨迹纵向定位算法 | 第51-56页 |
4.2.2 压路机碾压轨迹横向定位算法 | 第56-72页 |
4.3 压路机碾压遍数计算方法 | 第72-73页 |
4.4 压路机碾压轨迹的绘制 | 第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基于GPS技术的压路机压实过程实时监控系统开发 | 第75-95页 |
5.1 基本架构 | 第75页 |
5.2 虚拟仪器 | 第75-77页 |
5.2.1 概述 | 第75-76页 |
5.2.2 开发环境 | 第76-77页 |
5.2.3 设计步骤 | 第77页 |
5.3 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监控模块开发 | 第77-88页 |
5.3.1 整体结构设计 | 第77-78页 |
5.3.2 数据格式和接口协议 | 第78页 |
5.3.3 前面板设计 | 第78-81页 |
5.3.4 程序框图构建 | 第81-86页 |
5.3.5 监控系统操作步骤 | 第86-88页 |
5.4 监控系统工程实测 | 第88-94页 |
5.4.1 测试前期准备 | 第89页 |
5.4.2 测试过程 | 第89-90页 |
5.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90-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5-96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96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