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企业高管离职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选题依据 | 第10-14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2.1 选题的目的 | 第11页 |
| 1.2.2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 1.4 研究采用的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12-13页 |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2.1 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5页 |
| 2.1.2 激励理论 | 第15页 |
| 2.1.3 企业家理论 | 第15-16页 |
| 2.2 国外高管变更与公司绩效研究 | 第16-18页 |
| 2.2.1 公司业绩变差导致高管变更 | 第16-17页 |
| 2.2.2 高管变更能改善公司业绩 | 第17-18页 |
| 2.3 国内高管变更与公司绩效研究 | 第18-20页 |
| 2.3.1 高管变更没有改变公司业绩 | 第18-19页 |
| 2.3.2 高管变更改善了公司业绩 | 第19-20页 |
| 2.4 现有文献述评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创业板高管的概念与变更背景 | 第21-25页 |
| 3.1 创业板高管的概念 | 第21页 |
| 3.1.1 董事类高管 | 第21页 |
| 3.1.2 财务类高管 | 第21页 |
| 3.2 制度背景 | 第21-25页 |
| 3.2.1 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 3.2.2 创业板创立背景 | 第23页 |
| 3.2.3 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的区别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我国创业板高管离职和公司绩效描述性统计 | 第25-33页 |
| 4.1 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 第25页 |
| 4.1.1 样本的选取 | 第25页 |
| 4.1.2 选取途径 | 第25页 |
| 4.2 样本公司高管变更统计分析 | 第25-31页 |
| 4.2.1 行业和地区分布特征 | 第25-28页 |
| 4.2.2 高管变更原因统计分析 | 第28-31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实证模型的建立 | 第33-45页 |
| 5.1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3-36页 |
| 5.1.1 变量的选取 | 第33-34页 |
| 5.1.2 变量的定义 | 第34-35页 |
|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 5.2 实证模型的构建和回归分析 | 第36-42页 |
| 5.3 离职模型的整合 | 第42-43页 |
| 5.4 研究结论 | 第43-45页 |
| 第六章 针对创业板高管变更与企业绩效结论的建议 | 第45-49页 |
| 6.1 经营性政策 | 第45-46页 |
| 6.1.1 高管权力的下放和激活市场竞争力 | 第45页 |
| 6.1.2 对创业板企业业绩进行监控 | 第45-46页 |
| 6.1.3 创业板块法律文件加强 | 第46页 |
| 6.2 管理性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 6.2.1 完善管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 第46-47页 |
| 6.2.2 完善高管人才市场,降低高管变更的频率 | 第47页 |
| 6.2.3 加强对高管的激励政策 | 第47-49页 |
| 第七章 离职模型的评价及后续研究的相关建议 | 第49-51页 |
| 7.1 对离职模型的评价 | 第49页 |
| 7.2 本文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49-50页 |
| 7.2.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49页 |
| 7.2.2 本文的局限性 | 第49-50页 |
| 7.3 后续研究的相关建议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