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2-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2 基本概念与理论综述 | 第8-13页 |
1.2.1 企业战略管理定义 | 第8-9页 |
1.2.2 战略管理理论观点 | 第9-13页 |
1.2.3 战略管理特点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步骤与内容 | 第13-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行业战略环境分析 | 第16-38页 |
2.1 行业概况 | 第16-26页 |
2.1.1 “城市规划”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2.1.2 行业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 | 第18-22页 |
2.1.3 行业服务对象与相关行业 | 第22-23页 |
2.1.4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 第23-24页 |
2.1.5 行业价值网络分析 | 第24-26页 |
2.2 行业竞争分析 | 第26-38页 |
2.2.1 竞争对手基本类型 | 第26-30页 |
2.2.2 主要竞争对手比较 | 第30-36页 |
2.2.3 竞争“五力模型”分析 | 第36-38页 |
3 同济规划院内外部资源和能力分析 | 第38-54页 |
3.1 同济规划院外部资源分析 | 第38-47页 |
3.1.1 势: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影响 | 第38-41页 |
3.1.2 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带动 | 第41-43页 |
3.1.3 群:同济大学产业集群的支撑 | 第43-45页 |
3.1.4 源:建筑城规学院的学科引领 | 第45-47页 |
3.2 同济规划院内部能力分析 | 第47-53页 |
3.2.1 师生创业的创新传统 | 第47-48页 |
3.2.2 自下而上的灵活机制 | 第48-49页 |
3.2.3 名列前茅的企业业绩 | 第49-50页 |
3.2.4 辐射全国的业务类型 | 第50-51页 |
3.2.5 发展定位不清、规范管理缺失 | 第51页 |
3.2.6 业务骨干年轻,人才储备滞后 | 第51-52页 |
3.2.7 团队整合薄弱,重大项目稀缺 | 第52-53页 |
3.3 SWOT矩阵战略分析 | 第53-54页 |
4 同济规划院战略选择 | 第54-62页 |
4.1 发展定位 | 第54-56页 |
4.1.1 品牌引导:同济规划 | 第54-55页 |
4.1.2 资源集成:平台建设 | 第55页 |
4.1.3 价值创造:核心能力 | 第55-56页 |
4.2 发展愿景 | 第56-57页 |
4.3 发展路径 | 第57-58页 |
4.3.1 转型发展 | 第57页 |
4.3.2 动态调整 | 第57-58页 |
4.4 发展目标 | 第58-59页 |
4.5 案例研究 | 第59-62页 |
4.5.1 万达城市综合体案例 | 第59-60页 |
4.5.2 苹果App Store系统案例 | 第60-62页 |
5、同济规划院战略实施与评估 | 第62-76页 |
5.1 内修:组织提效策略 | 第62-67页 |
5.1.1 健全决策机制 | 第62-64页 |
5.1.2 优化组织结构 | 第64-66页 |
5.1.3 规范项目流程 | 第66-67页 |
5.1.4 实施评估 | 第67页 |
5.2 固本:人才优先策略 | 第67-71页 |
5.2.1 提升组织文化 | 第68-69页 |
5.2.2 完善人才制度 | 第69-70页 |
5.2.3 强化人才培育 | 第70-71页 |
5.2.4 实施评估 | 第71页 |
5.3 外拓:协同创新策略 | 第71-76页 |
5.3.1 增进名师互动 | 第72页 |
5.3.2 力推科研创新 | 第72-74页 |
5.3.3 强化院校融合 | 第74-75页 |
5.3.4 实施评估 | 第75-76页 |
6 结语 | 第76-79页 |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77-78页 |
6.2.1 突破传统竞争思维的价值创造理念 | 第77页 |
6.2.2 顺应应平台经济特征的集成战略选择 | 第77页 |
6.2.3 关注三大支撑保障体系的战略对策 | 第77-78页 |
6.2.4 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动态调整的战略实施 | 第78页 |
6.3 下一步修正方向 | 第78-79页 |
附件1:同济规划院基础调研(2010年) | 第79-86页 |
附件2:同济规划院企业建设大事记(2010-2012年) | 第86-87页 |
注释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