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设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丽泽书院沿革考略 | 第15-35页 |
第一节 私立时期 | 第15-23页 |
一、孕育阶段(宋孝宗乾道三年至乾道四年) | 第15-17页 |
二、创立阶段(宋孝宗乾道四年至乾道九年) | 第17-20页 |
三、弱势阶段(宋孝宗乾道八年至淳熙二年) | 第20-21页 |
四、“家塾”阶段(宋孝宗淳熙二年至宋宁宗庆元年间)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官办时期 | 第23-35页 |
一、祀吕阶段(宋宁宗开禧三年至宋理宗淳祐五年) | 第23-25页 |
二、中兴阶段(宋理宗淳祐五年至宋度宗咸淳十年) | 第25-29页 |
三、式微阶段(宋度宗咸淳年间至明宪宗成化年间) | 第29-31页 |
四、重建阶段(明宪宗成化三年至明末) | 第31-35页 |
第二章 丽泽书院的管理和事业 | 第35-56页 |
第一节 书院的管理 | 第35-43页 |
一、书院的组织系统 | 第35-36页 |
二、书院的行政事务 | 第36-37页 |
三、书院的经费管理 | 第37-39页 |
四、书院的管理人员举例 | 第39-43页 |
第二节 书院的三大事业 | 第43-56页 |
一、书院的教育事业 | 第43-50页 |
二、书院的藏书事业 | 第50-52页 |
三、书院的祭祀事业 | 第52-56页 |
第三章 丽泽书院的影响 | 第56-63页 |
一、书院优异的科第成绩 | 第56-58页 |
二、仕途与政绩 | 第58-60页 |
三、书院培养的学者与吕学传播者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