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33页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2.1 国内外有关字幕组的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2 西方“亚文化”研究到“后亚文化”研究转向 | 第17-24页 |
1.2.3 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综述 | 第24-28页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28-3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32-33页 |
2 “成群”之谜:中国网络字幕组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 第33-46页 |
2.1 中国网络字幕组诞生的文化背景 | 第33-39页 |
2.1.1 从娱乐文化荒漠到大众文化消费中心 | 第33-35页 |
2.1.2 多元文化的渴求与主动受众的生成 | 第35-38页 |
2.1.3 网络社会的到来与虚拟亚文化的兴起 | 第38-39页 |
2.2 中国网络字幕组群体的形成 | 第39-46页 |
2.2.1 字幕组的涵义与发展历程 | 第39-41页 |
2.2.2 中国网络字幕组的类型与工作流程 | 第41-42页 |
2.2.3 作为新型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网络字幕组文化 | 第42-46页 |
3 中国网络字幕组亚文化风格旨趣 | 第46-73页 |
3.1 网络字幕组的身份认同建构 | 第47-55页 |
3.1.1 一种共同身份的获取 | 第48-50页 |
3.1.2 不同群组身份的区分与认同 | 第50-55页 |
3.2 网络字幕组亚文化风貌 | 第55-62页 |
3.2.1 产消合一的迷文化生产 | 第55-58页 |
3.2.2 脱逸的美学趣味 | 第58-61页 |
3.2.3 混融之风 | 第61-62页 |
3.3 网络字幕组文化的抵抗之姿 | 第62-73页 |
3.3.1 能动的文本解构之姿 | 第62-66页 |
3.3.2 表演与狂欢之姿 | 第66-70页 |
3.3.3 盗猎与游击之姿 | 第70-73页 |
4 中国网络字幕组亚文化空间的权力宰制与运行逻辑 | 第73-100页 |
4.1 亚文化生产场域的隐形剥削与压制 | 第73-80页 |
4.1.1 解压与束缚——文化工业链条上的“休闲实践” | 第73-76页 |
4.1.2 兴趣劳动与弹性工作——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 | 第76-80页 |
4.2 网络字幕组亚文化资本的社会逻辑 | 第80-93页 |
4.2.1 技术差距与准入机制 | 第80-85页 |
4.2.2 亚文化资本的建构与隐秘逻辑 | 第85-93页 |
4.3 理想碰撞现实:理想主义的坚守与商业资本的渗入 | 第93-100页 |
4.3.1 版权之殇与视频网站的收编 | 第93-96页 |
4.3.2 商业化转型的困境与挑战 | 第96-100页 |
5 中国网络字幕组文化的价值意涵与未来发展 | 第100-117页 |
5.1 发展:小众化与专精化趋势 | 第100-101页 |
5.2 博弈:商业力量的形塑与文化反哺 | 第101-104页 |
5.3 掌控:知识生产的权力 | 第104-107页 |
5.4 突破:跨文化传播障碍 | 第107-110页 |
5.5 提升: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 | 第110-114页 |
5.6 价值:分享的力量与公民价值 | 第114-117页 |
结语 | 第117-119页 |
附录Ⅰ | 第119-121页 |
附录Ⅱ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2页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一览 | 第132-133页 |
后记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