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第二章 Web应用防火墙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7-27页 |
2.1 防火墙简介 | 第17-19页 |
2.1.1 防火墙类别 | 第17-18页 |
2.1.2 传统防火墙的不足 | 第18-19页 |
2.2 代理服务器 | 第19-21页 |
2.3 典型应用层漏洞和攻击手段 | 第21-27页 |
2.3.1 OWASP TOP10 | 第21-22页 |
2.3.2 注入攻击 | 第22-23页 |
2.3.2.1 SQL注入攻击 | 第22页 |
2.3.2.2 OS命令注入 | 第22页 |
2.3.2.3 SOAP注入 | 第22-23页 |
2.3.2.4 XPath注入 | 第23页 |
2.3.3 跨站脚本攻击 | 第23-24页 |
2.3.3.1 反射型XSS攻击 | 第23-24页 |
2.3.3.2 存储型XSS攻击 | 第24页 |
2.3.3.3 基于DOM的XSS攻击 | 第24页 |
2.3.4 跨站请求伪造攻击CSRF | 第24-25页 |
2.3.5 应用层DDOS攻击 | 第25页 |
2.3.6 会话管理漏洞 | 第25-26页 |
2.3.7 敏感信息泄露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平台选择和防火墙设计 | 第27-39页 |
3.1 经典网络应用防火墙架构 | 第27-30页 |
3.2 代理服务器平台选取 | 第30-34页 |
3.2.1 Apache代理服务器 | 第31-33页 |
3.2.2 Nginx代理服务器 | 第33-34页 |
3.3 黑名单规则选取 | 第34-36页 |
3.3.1 Modsecurity项目 | 第34-36页 |
3.4 白名单防御生成机制设计 | 第36-39页 |
3.4.1 可信URL生成白名单 | 第36页 |
3.4.2 根据系统日志自动生成白名单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基于Apache+Modsecurity的WAF实现 | 第39-45页 |
4.1 平台部署 | 第39-41页 |
4.1.1 部署环境 | 第39页 |
4.1.2 反向代理及黑名单模块部署 | 第39-41页 |
4.2 白名单开发 | 第41-45页 |
4.2.1 白名单工作原理 | 第41-42页 |
4.2.2 可信URL添加系统设计 | 第42页 |
4.2.3 自动生成白名单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平台测试分析 | 第45-55页 |
5.1 界面功能测试 | 第45-47页 |
5.2 防御效果测试 | 第47-52页 |
5.2.1 测试用例和攻击模拟工具 | 第48页 |
5.2.2 测试结果 | 第48-52页 |
5.3 并发率测试 | 第52-5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55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