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电控柴油机简介 | 第17-36页 |
2.1 电控柴油机与传统柴油机对比分析 | 第17-22页 |
2.1.1 传统柴油机定时控制 | 第17-21页 |
2.1.2 传统柴油机的局限性 | 第21页 |
2.1.3 新型电控柴油机的主要技术特点 | 第21-22页 |
2.2 ME系列与RT-flex系列电控柴油机对比分析 | 第22-29页 |
2.2.1 MAN ME系列电控柴油机概述 | 第22-25页 |
2.2.2 Wartsila公司的Sulzer RT-flex系列电控柴油机概述 | 第25-28页 |
2.2.3 两种电控柴油机的区别 | 第28-29页 |
2.3 MAN ME系列柴油机电控及液压伺服系统简介 | 第29-36页 |
2.3.1 MAN ME系列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 | 第29-31页 |
2.3.2 MAN ME系列柴油机液压伺服系统 | 第31-36页 |
第3章 MAN ME系列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 | 第36-77页 |
3.1 系统仿真简介 | 第36-41页 |
3.1.1 仿真过程简介 | 第36-37页 |
3.1.2 数值解法简介 | 第37-40页 |
3.1.3 仿真软件简介 | 第40-41页 |
3.2 船舶主机模型建立 | 第41-56页 |
3.2.1 工质成分及热工参数确定 | 第42-46页 |
3.2.2 气缸热力过程 | 第46-53页 |
3.2.3 柴油机的进排气系统 | 第53-54页 |
3.2.4 废气涡轮增压器 | 第54-56页 |
3.3 液压气缸单元(HCU)模型建立 | 第56-59页 |
3.3.1 燃油喷射系统 | 第57-58页 |
3.3.2 排气阀执行机构及排气阀系统 | 第58-59页 |
3.4 SIMULINK仿真模型建立 | 第59-69页 |
3.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9-77页 |
第4章 燃烧模型的建立及优化算法改进 | 第77-87页 |
4.1 由示功图计算燃烧放热率的数学模型 | 第77-79页 |
4.2 韦伯函数参数的确定 | 第79-80页 |
4.3 优化算法改进 | 第80-85页 |
4.3.1 常用优化算法简介 | 第80-83页 |
4.3.2 改进的优化算法 | 第83-85页 |
4.4 瞬时燃烧速率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第5章 ME系列柴油机电控单元及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第87-93页 |
5.1 软件结构设计 | 第87-88页 |
5.2 电控单元的软件实现 | 第88-91页 |
5.3 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第91-9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结论 | 第93页 |
6.2 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作者简介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