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工况的混合动力用电机试验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建立循环工况的意义 | 第12-14页 |
·国外循环工况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国内循环工况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外车用驱动电机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车用驱动电机的使用情况 | 第15-16页 |
·国外永磁同步电机研究现状 | 第16页 |
·国内永磁同步电机研究现状 | 第16页 |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6-18页 |
2 城市循环工况的构建 | 第18-39页 |
·试验方法的确定 | 第18-19页 |
·试验线路的选择 | 第19页 |
·数据采集 | 第19-21页 |
·数据的设置与采样频率 | 第19-20页 |
·数据量的确定 | 第20-21页 |
·数据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21-22页 |
·行程分析法 | 第21-22页 |
·定步长截取法 | 第22页 |
·V-A矩阵分析法 | 第22页 |
·马尔可夫分析法 | 第22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22-33页 |
·分割运动学片段 | 第22-23页 |
·运动学片段特征值 | 第23-26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6-28页 |
·聚类分析 | 第28-33页 |
·城市循环工况的构建 | 第33-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 | 第39-55页 |
·PMSM三种坐标系 | 第39-42页 |
·三相静止坐标系(A-B-C坐标系) | 第39页 |
·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坐标系) | 第39-41页 |
·两相旋转坐标系(d-q坐标系) | 第41页 |
·三种坐标系之间的变换 | 第41-42页 |
·PMSM数学模型 | 第42-48页 |
·PMSM在A-B-C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PMSM在α-β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45-46页 |
·PMSM在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46-48页 |
·PMSM矢量控制系统 | 第48-49页 |
·矢量控制原理 | 第48页 |
·矢量控制系统结构 | 第48-49页 |
·基于MAP图的PMSM矢量控制 | 第49-54页 |
·基于MAP图的PMSM矢量控制原理 | 第49-52页 |
·基于MAP图的PMSM矢量控制试验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基于循环工况的混合动力车用电机试验方法研究 | 第55-66页 |
·混合动力车用电机试验台架搭建 | 第55-56页 |
·混合动力车用电机特性要求 | 第56-57页 |
·混合动力车用电机温升特性要求 | 第56-57页 |
·混合动力车用电机效率特性要求 | 第57页 |
·试验概述 | 第57-58页 |
·试验所用电机基本参数 | 第57页 |
·温升特性测试方案 | 第57-58页 |
·效率特性测试方案 | 第58页 |
·负荷特性测试方案 | 第58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4页 |
·温升特性测试结果 | 第58-60页 |
·效率特性测试结果 | 第60-63页 |
·负荷特性测试结果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