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主要滨海城市旅游效率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现实背景第11-12页
        1.1.2 理论背景第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2.2 现实意义第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19页
    2.1 国外对旅游效率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2.2 国内对旅游效率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2.2.1 国内对旅游企业经营效率的研究第16-17页
        2.2.2 国内对城市旅游效率的研究第17-18页
    2.3 小结第18-19页
3 滨海城市旅游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第19-24页
    3.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1页
        3.1.1 城市旅游第19-20页
        3.1.2 滨海城市与滨海旅游城市第20页
        3.1.3 城市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第20-21页
    3.2 基础理论研究第21-24页
        3.2.1 区域旅游理论第21-22页
        3.2.2 经济效益评价理论第22页
        3.2.3 生产前沿面理论第22-24页
4 滨海型城市旅游效率的评价方法和模型第24-33页
    4.1 滨海型城市旅游效率的评价方法第24-26页
        4.1.1 评价方法的选取第24页
        4.1.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概述第24-25页
        4.1.3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计算步骤第25-26页
    4.2 滨海型城市旅游效率的测度模型第26-29页
        4.2.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具体模型的选择第26页
        4.2.2 DEA—BCC模型应用的前提条件第26页
        4.2.3 DEA—BCC模型的原理第26-28页
        4.2.4 DEA—BCC模型的应用原则第28-29页
    4.3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29-33页
        4.3.1 指标选取的原则第29页
        4.3.2 指标的选取第29-30页
        4.3.3 指标的含义第30-33页
5 主要滨海城市旅游效率的评价分析第33-49页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33-35页
    5.2 数据的来源第35页
    5.3 主要滨海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分解效率的测算第35-37页
    5.4 滨海城市旅游效率的评价分析第37-44页
        5.4.1 综合效率评价分析第37-40页
        5.4.2 技术效率评价分析第40-41页
        5.4.3 规模效率评价分析第41-44页
    5.5 投入冗余情况分析第44-47页
        5.5.1 旅行业从业人员冗余分析第44-45页
        5.5.2 星级饭店固定资产冗余分析第45页
        5.5.3 旅游景区固定资产冗余情况分析第45-46页
        5.5.4 投入改进值分析第46-47页
    5.6 规模报酬分析第47-48页
    5.7 城市旅游效率类型的分类第48-49页
6 主要滨海城市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第49-55页
    6.1 DEA-Malmquist指数简介第49-51页
    6.2 主要滨海城市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总体变动情况第51页
    6.3 不同类型城市旅游的全要素生产指数(TFP)及其分解的变动特征第51-55页
        6.3.1 稳定型城市旅游的全要素生产指数及其分解的变动趋势第51-52页
        6.3.2 完善型城市旅游的全要素生产指数及其分解的变动趋势第52-53页
        6.3.3 调整型城市旅游的全要素生产指数及其分解的变动趋势第53-5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5-59页
    7.1 结论第55-56页
    7.2 优化建议第56-57页
    7.3 研究不足之处第57页
    7.4 研究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状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对爆炸物检测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斜连轧过程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