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连轧过程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现代无缝钢管生产工艺 | 第7-8页 |
1.2 我国无缝钢管装备的现状 | 第8-9页 |
1.3 斜连轧工艺原理 | 第9-14页 |
1.3.1 穿孔工艺原理 | 第9-11页 |
1.3.2 三辊斜轧工艺原理 | 第11-12页 |
1.3.3 金属斜连轧工艺原理 | 第12-14页 |
1.4 斜连轧基本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斜连轧工艺参数设定 | 第17-31页 |
2.1 轧辊设计 | 第17-20页 |
2.1.1 穿孔用桶形辊设计 | 第17-19页 |
2.1.2 轧制辊设计 | 第19-20页 |
2.2 穿孔顶头设计 | 第20-23页 |
2.2.1 顶头的几何参数分析 | 第21-23页 |
2.2.2 顶头轴向力的计算: | 第23页 |
2.3 几何法建立穿、轧速度配比原理 | 第23-29页 |
2.3.1 轧辊组之间转速协调的意义 | 第23-24页 |
2.3.2 穿轧速度配比模型的建立 | 第24-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斜连轧工艺上限法模型的建立 | 第31-45页 |
3.1 利用上限法建立速度场 | 第31-38页 |
3.1.1 上限法的概念及应用 | 第31页 |
3.1.2 速度场建立的前提 | 第31-32页 |
3.1.3 速度场的建立过程 | 第32-38页 |
3.2 穿轧过程中变形功率的计算 | 第38-44页 |
3.2.1 轧制过程中各变形区的计算 | 第38-42页 |
3.2.2 轧制过程的总功率 | 第42-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斜连轧过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5-55页 |
4.1 斜连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4.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4.1.2 材料性能参数 | 第46页 |
4.1.3 斜连轧制有限元模拟的简化和假设 | 第46-47页 |
4.2 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47-51页 |
4.3 三辊斜连轧顶头前伸量的分析 | 第51-53页 |
4.4 三辊斜连轧轧辊转速的分析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实验准备及结果分析 | 第55-65页 |
5.1 实验设备以及实验过程 | 第55-60页 |
5.1.1 实验目的 | 第55页 |
5.1.2 实验设备 | 第55-58页 |
5.1.3 数据采集设备 | 第58-60页 |
5.2 三辊斜连轧棒材理论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60-61页 |
5.3 管材样品与样品组织的分析 | 第61-63页 |
5.4 斜连轧中顶头的失效分析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斜连轧工艺理论计算、模拟和实验对比分析 | 第65-69页 |
6.1 速度配比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6.2 轧管机速度、轧制力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6.3 顶头前伸量对轧制力影响 | 第6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