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智能看护器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智能家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家庭看护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本设计的优点 | 第13-14页 |
2 功能分析及总体设计 | 第14-25页 |
2.1 功能需求分析 | 第14-15页 |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5-18页 |
2.2.1 总体设计方案 | 第15-16页 |
2.2.2 摄像头模块设计方案 | 第16-17页 |
2.2.3 语音对讲模块设计方案 | 第17-18页 |
2.2.4 模拟窗帘自动控制模块设计方案 | 第18页 |
2.3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方案 | 第18-21页 |
2.3.1 硬件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 第18-20页 |
2.3.2 硬件平台外围电路设计 | 第20-21页 |
2.4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21-24页 |
2.4.1 开发环境的的选取 | 第21-22页 |
2.4.2 五遥系统的实现设计 | 第22-24页 |
2.4.3 系统联动设计 | 第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25-36页 |
3.1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 第25-31页 |
3.1.1 电源电路 | 第25-27页 |
3.1.2 WiFi电路 | 第27-28页 |
3.1.3 灯光控制电路 | 第28-29页 |
3.1.4 云台控制电路 | 第29-30页 |
3.1.5 USB转串口电路 | 第30-31页 |
3.1.6 视频采集电路 | 第31页 |
3.2 PCB设计 | 第31-35页 |
3.2.1 PCB板布局设计 | 第32页 |
3.2.2 PCB布线原则 | 第32-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软件系统搭建 | 第36-52页 |
4.1 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36-37页 |
4.2 配置共享文件 | 第37-38页 |
4.3 内核移植 | 第38-39页 |
4.4 Linux命令工具移植 | 第39-42页 |
4.5 外设驱动程序开发 | 第42-48页 |
4.5.1 PWM驱动程序开发 | 第42-46页 |
4.5.2 WiFi驱动程序开发 | 第46-48页 |
4.6 存储空间的分析及修改 | 第48-5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嵌入式软件的实现 | 第52-61页 |
5.1 WEB服务器的实现 | 第52-57页 |
5.1.1 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 第52-53页 |
5.1.2 WEB服务器的请求命令 | 第53-57页 |
5.2 窗帘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 | 第57-60页 |
5.2.1 窗帘自动控制功能实现原理 | 第57页 |
5.2.2 配置文件的实现函数 | 第57-58页 |
5.2.3 窗帘自动控制的配置文件过程 | 第58-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系统应用测试 | 第61-71页 |
6.1 开发板启动测试 | 第61页 |
6.2 WiFi测试 | 第61-62页 |
6.3 视频采集模块测试 | 第62-66页 |
6.3.1 摄像头模块 | 第63页 |
6.3.2 摄像头指示灯测试 | 第63-65页 |
6.3.3 模拟云台控制测试 | 第65-66页 |
6.4 模拟灯开关模块测试 | 第66-68页 |
6.5 模拟窗帘自动控制测试 | 第68-7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7 总结及展望 | 第71-73页 |
7.1 研究成果及不足 | 第71-72页 |
7.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