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美国宪法中的政府行为理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政府行为理论产生的背景第10-14页
    第一节 法理背景——自由主义、公私法的划分和联邦制度第10-12页
        一 美国宪法的自由主义传统第10-11页
        二 公法与私法的严格划分第11页
        三 联邦与州政府的分权第11-12页
    第二节 案件背景——1875 年民权法案与民权系列案第12页
    第三节 文本背景——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12-14页
第二章 政府行为理论的演变过程第14-31页
    第一节 公共职能理论第14-20页
        一 白人初选系列案——政党初选程序的政府性第15-16页
        二 购物中心系列案——私人财产的公共属性第16-18页
        三 Jackson案与Edmonson案——公共职能的“专属性”第18-20页
    第二节 政府卷入理论第20-26页
        一 Burton案——共生关系第21-22页
        二 Moose Lodge案——政府强迫第22页
        三 Price案——共同行为第22-24页
        四 Lebron案——政府控制第24-25页
        五 综合分析与单独分析第25-26页
    第三节 对象替换理论第26-28页
        一 Shelley案——对法院适用法律行为的审查第26-27页
        二 Reitman案——对立法行为的审查第27-28页
        三 对象替换理论的疑问第28页
    第四节 政府不作为情形下的政府行为理论第28-31页
        一 Estelle案第29页
        二 DeShaney案第29-31页
第三章 政府行为理论演变的原因第31-34页
    第一节 法律思想的变化第31-32页
    第二节 私主体侵害宪法权利可能性上升第32页
    第三节 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与黑人民权运动第32-33页
    第四节 自由派大法官的影响第33-34页
第四章 与间接第三人效力理论之比较第34-38页
    第一节 间接第三人效力理论的基本观点第34-36页
    第二节 政府行为理论与间接第三人效力的区别第36-38页
        一 基本权利对私法关系的影响范围不同第36页
        二 基本权利对私法关系的效力程度不同第36-37页
        三 基本权利发生效力的方式不同第37-38页
第五章 政府行为理论在美国宪法实践中的作用第38-41页
    第一节 保守派的观点——保障个人自由第38-39页
    第二节 自由派的观点——规制私人行为第39页
    第三节 第三种观点——尊重民主选择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研究--以HF银行为例
下一篇:外贸企业的内部控制研究--以青岛市KA贸易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