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龚扇”竹编技艺及其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4 课题创新点 | 第10页 |
1.5 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0-12页 |
2“龚扇”的源流与历史发展 | 第12-14页 |
2.1 取材于自然,源于古老民间 | 第12页 |
2.2 兴盛于清,与盐文化相生相伴 | 第12-14页 |
3“龚扇”的制作工艺 | 第14-21页 |
3.1 工具 | 第14-15页 |
3.2 选材 | 第15-16页 |
3.3 刮制 | 第16-18页 |
3.4 编织 | 第18-21页 |
4“龚扇”的艺术特征 | 第21-25页 |
4.1 传统字画为主的题材 | 第21-23页 |
4.2 圆润饱满的主要造型 | 第23页 |
4.3 素净淡雅的色彩基调 | 第23-25页 |
5 与国内同类竹编技艺比较 | 第25-33页 |
5.1 青神竹编与东阳竹编概况 | 第25-26页 |
5.2 三种竹编的对比陈述 | 第26-31页 |
5.2.1 品类不同 | 第26-27页 |
5.2.2 编织技法不同 | 第27-28页 |
5.2.3 艺术形式不同 | 第28-31页 |
5.3 比较结论 | 第31-33页 |
5.3.1 传统技艺保存最完整 | 第31-32页 |
5.3.2 图形创新性欠缺 | 第32页 |
5.3.3 产业化发展滞后 | 第32-33页 |
6“龚扇”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3-38页 |
6.1 发展困境 | 第33-34页 |
6.1.1 日益减少的市场需求 | 第33页 |
6.1.2 数量递减的从业人员 | 第33-34页 |
6.2 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6.2.1 现代文明的冲击 | 第34页 |
6.2.2 传承人的意识保守 | 第34-35页 |
6.3 保护与发展策略 | 第35-38页 |
6.3.1 加强政府的保护力度 | 第35-36页 |
6.3.2 提升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 第36页 |
6.3.3 重视传承人才的培养 | 第36-37页 |
6.3.4 强化品牌意识,适当产业化发展 | 第37-38页 |
7 关于与产品图形创新与品牌形象设计的个人实践 | 第38-47页 |
7.1 设计背景 | 第38页 |
7.2 设计思路和方法 | 第38-39页 |
7.3 设计内容呈现 | 第39-47页 |
8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