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典型流域融雪期切沟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2.1 切沟观测方法 | 第16-17页 |
1.2.2 融雪期切沟发育机理 | 第17-18页 |
1.2.3 切沟发育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2.1 切沟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页 |
2.2 分段切沟发育指标提取和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23页 |
2.3 降水特征和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26页 |
2.3.1 降水数据获取和处理 | 第23-25页 |
2.3.2 积雪特征观测和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2.4 地形特征获取和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2.5 人类活动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27-30页 |
2.5.1 指标选取 | 第27-28页 |
2.5.2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第28页 |
2.5.3 指标权重确定 | 第28页 |
2.5.4 人类活动强度计算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30-33页 |
3.1 研究区所在市概况 | 第30页 |
3.1.1 扎兰屯市概况 | 第30页 |
3.1.2 海伦市概况 | 第30页 |
3.1.3 梅河口市概况 | 第30页 |
3.2 研究区概况 | 第30-31页 |
3.2.1 五一小流域 | 第30页 |
3.2.2 光荣小流域 | 第30-31页 |
3.2.3 吉兴小流域 | 第31页 |
3.3 研究区典型性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典型流域融雪期切沟发育特征 | 第33-41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融雪期切沟发育特征 | 第33-35页 |
4.2.1 地域分异性 | 第34-35页 |
4.2.2 年际差异性 | 第35页 |
4.3 切沟沿程发育特征 | 第35-38页 |
4.3.1 沟宽发育特征 | 第35-36页 |
4.3.2 沟深发育特征 | 第36-37页 |
4.3.3 沟面积发育特征 | 第37页 |
4.3.4 沟体积发育特征 | 第37-38页 |
4.4 沿程发育特征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4.5 本章结论 | 第39-41页 |
第五章 融雪期切沟发育成因分析 | 第41-53页 |
5.1 引言 | 第41页 |
5.2 地域分异性影响因素 | 第41-50页 |
5.2.1 地形 | 第41-42页 |
5.2.2 降水 | 第42-44页 |
5.2.3 土壤 | 第44-45页 |
5.2.4 植被 | 第45-46页 |
5.2.5 人类活动 | 第46-50页 |
5.3 年际差异性影响因素 | 第50-52页 |
5.3.1 降水作用 | 第50-51页 |
5.3.2 冻融作用 | 第51-52页 |
5.4 结论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