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文献综述第8-11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8-10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第11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2 技术路线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第13-15页
    1.5 本文的研究创新第15-17页
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与评价指标体系第17-28页
    2.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第17-21页
        2.1.1 银行理财产品涵义的界定第17页
        2.1.2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第17页
        2.1.3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第17-18页
        2.1.4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特点第18-21页
    2.2 银行理财产品评价的涵义及流程第21-23页
        2.2.1 银行理财产品评价的涵义第21页
        2.2.2 银行理财产品评价的流程第21-22页
        2.2.3 银行理财产品评价常用方法第22-23页
    2.3 我国现有银行理财产品评价体系比较分析第23-26页
        2.3.1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IFB理财评价系统”第23页
        2.3.2 和讯网“银行理财产品测评体系”第23页
        2.3.3 普益标准——银行理财能力排名体系第23-24页
        2.3.4 现有理财产品测评体系比较分析及对本文的启示第24-26页
    2.4 国外金融产品评价体系比较分析第26-28页
        2.4.1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指标体系第26页
        2.4.2 债券理财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第26-27页
        2.4.3 各类评价体系对银行理财产品评价体系构建的启示第27-28页
3 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28-35页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28-29页
        3.1.1 系统性原则第28页
        3.1.2 可行性原则第28-29页
        3.1.3 公正性原则第29页
    3.2 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9-31页
        3.2.1 银行理财产品评价要素调查问卷分析第29页
        3.2.2 评价指标及其具体解释第29-31页
    3.3 评价指标体系所用方法第31-35页
        3.3.1 层次分析法及专家打分法第31页
        3.3.2 晨星评估法第31-35页
4 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第35-40页
    4.1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第35-36页
        4.1.1 样本的选取第35-36页
        4.1.2 指标数据的来源第36页
    4.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第36-39页
        4.2.1 收益状况结果第36页
        4.2.2 安全性分析结果第36-37页
        4.2.3 流动性分析结果第37页
        4.2.4 发售行竞争力分析结果第37-38页
        4.2.5 专业性分析结果第38页
        4.2.6 综合评价结果第38-39页
    4.3 评价结果分析第39-40页
5 结论和建议第40-44页
    5.1 结论第40-41页
    5.2 建议第41-42页
        5.2.1 商业银行层面第41-42页
        5.2.2 理财者层面第42页
        5.2.3 监管者层面第42页
    5.3 本文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A第47-5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1-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术教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磷酸盐体系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