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1.2 调查对象和方法 | 第9-10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 1.3.1 企业社会工作定位 | 第10-11页 |
| 1.3.2 企业员工成长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 1.3.3 促进企业员工成长的对策 | 第11-12页 |
| 1.3.4 社会工作的介入对员工在个人成长方面的影响 | 第12-15页 |
| 2. 研究设计 | 第15-19页 |
| 2.1 关于企业员工成长的相关概念论述 | 第15-17页 |
| 2.1.1 员工职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15-16页 |
| 2.1.2 关于员工心智成长的基本理论 | 第16-17页 |
| 2.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2.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2.3.1 问卷法 | 第17页 |
| 2.3.2 访谈法 | 第17-18页 |
| 2.4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3. 江淮客车员工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 3.1 江淮客车员工构成 | 第19-20页 |
| 3.2 员工激励状况分析 | 第20页 |
| 3.3 员工期望状况分析 | 第20-21页 |
| 3.4 江淮客车在帮助员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 3.4.1 员工成长过程中心智方面问题的研究 | 第21-22页 |
| 3.4.2 员工职业发展方面问题的研究 | 第22-23页 |
| 4. 江淮客车员工成长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 第23-38页 |
| 4.1 个案工作方法社工介入 | 第23-26页 |
| 4.2 小组工作方法社工介入 | 第26-34页 |
| 4.3 社区工作方法社工介入 | 第34-36页 |
| 4.4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员工成长的效果分析 | 第36-38页 |
| 4.4.1 员工个人方面的效果分析 | 第36页 |
| 4.4.2 企业管理方面的效果分析 | 第36-38页 |
| 5. 帮助企业员工成长的相关对策性研究 | 第38-41页 |
| 5.1 社会工作介入方面的对策 | 第38-39页 |
| 5.1.1 社会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 第38页 |
| 5.1.2 制定小组工作的长期规范 | 第38-39页 |
| 5.1.3 整合社区资源 | 第39页 |
| 5.2 企业管理方面的对策 | 第39-41页 |
| 5.2.1 社会行政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 | 第39-40页 |
| 5.2.2 提供并扩大员工职业发展平台 | 第40-41页 |
| 6. 总结 | 第41-42页 |
| 6.1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成长的有效性分析 | 第41页 |
| 6.2 本文有待改进之处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 项目方案设计 | 第43-62页 |
| 项目方案设计(一) | 第44-50页 |
| 项目方案设计(二) | 第50-62页 |
| 附录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