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一、中学生的心理现状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一、国外研究 | 第13-15页 |
二、国内研究 | 第15-16页 |
三、关于中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一、健康、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19-20页 |
二、心理健康教育 | 第20页 |
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课程实施 | 第20-21页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一、人的全面发展观 | 第21-22页 |
二、学生中心课程论 | 第22-23页 |
三、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 第23页 |
四、积极心理学理论 | 第23-24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4-2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与重要性 | 第26-31页 |
第一节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 | 第26-28页 |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 第26页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重要性 | 第28-31页 |
一、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 第28-29页 |
二、对教育发展的意义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问题研究 | 第31-51页 |
第一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31-42页 |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与学校管理 | 第31-34页 |
二、课程设置 | 第34-37页 |
三、教学效果与课程评价方式 | 第37-38页 |
四、师资队伍 | 第38-41页 |
五、外部环境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产生问题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2-51页 |
一、学校因素 | 第42-46页 |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 | 第46-48页 |
三、外部环境因素 | 第48-51页 |
第四章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对策研究 | 第51-58页 |
第一节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 第51-55页 |
一、转变观念,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 | 第51页 |
二、强化管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 | 第51-52页 |
三、深化改革,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 | 第52-55页 |
第二节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第55-56页 |
一、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 | 第55-56页 |
二、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 第56页 |
第三节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合力建设 | 第56-58页 |
一、联合家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 第56-57页 |
二、联合社会,为中学生创造健康的社会空间 | 第57页 |
三、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合作,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创建有力的支撑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附录Ⅰ | 第66-69页 |
附录Ⅱ | 第69-72页 |
附录Ⅲ | 第72-74页 |
附录Ⅳ | 第74-77页 |
附录Ⅴ | 第77-78页 |
附录VI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