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坡面侵蚀分异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1 引言 | 第15-3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33页 |
·草原退化与荒漠化 | 第15-18页 |
·风蚀荒漠化研究 | 第18-24页 |
·水土流失研究 | 第24-33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33-38页 |
·自然概况 | 第33-35页 |
·地理位置 | 第33-34页 |
·地形地貌 | 第34页 |
·气候条件 | 第34-35页 |
·水资源 | 第35页 |
·土壤及植被 | 第35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35-36页 |
·草地退化状况评价 | 第36-38页 |
3 荒漠草原坡面生境分异特征 | 第38-61页 |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38-43页 |
·样地布设 | 第38页 |
·指标测定 | 第38-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9页 |
·土壤颗粒特征 | 第43-46页 |
·土壤水分特征 | 第46-53页 |
·土壤入渗特征 | 第53-57页 |
·坡面植被特征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4 荒漠草原地表风蚀特征 | 第61-85页 |
·野外定位监测 | 第61-62页 |
·样地布设 | 第61页 |
·测定方法 | 第61-62页 |
·风洞原位模拟 | 第62-64页 |
·主要设备 | 第62-63页 |
·单因子试验 | 第63页 |
·多因子交互试验 | 第63-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84页 |
·植被盖度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第64-72页 |
·地表含水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第72-76页 |
·风速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第76-78页 |
·交互作用下输沙垂直变化 | 第78-80页 |
·多因素风蚀模型 | 第80-82页 |
·地表风蚀强度空间差异 | 第82-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5 荒漠草原坡面水蚀特性 | 第85-117页 |
·试验设计 | 第85-90页 |
·人工模拟降雨 | 第85-87页 |
·原位冲刷试验 | 第87-89页 |
·径流小区定位观测 | 第89-9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0-115页 |
·雨强对水蚀的影响 | 第90-95页 |
·坡度对水蚀的影响 | 第95-97页 |
·土壤前期含水量对水蚀的影响 | 第97-98页 |
·植被对土壤水蚀的影响 | 第98-105页 |
·天然坡面产流过程 | 第105-107页 |
·天然坡面产沙过程 | 第107-109页 |
·天然坡面水土流失量 | 第109-111页 |
·坡面侵蚀溶质迁移 | 第111-114页 |
·产流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第114-115页 |
·小结 | 第115-117页 |
6 荒漠草原坡面保水抑蚀效应 | 第117-1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7-121页 |
·保水剂保水 | 第117-119页 |
·地表覆盖保水 | 第119页 |
·补充灌溉 | 第119-1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21-136页 |
·保水剂的保水抑蚀效应 | 第121-131页 |
·枯落物的保水抑蚀效应 | 第131-132页 |
·砾石的保水抑蚀效应 | 第132-133页 |
·补充灌溉保水效应 | 第133-136页 |
·小结 | 第136-138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138-143页 |
·主要结论 | 第138-141页 |
·讨论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5页 |
作者简介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