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3页 |
1 引言 | 第13-2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6页 |
·PM、FP 法的研究应 | 第18-20页 |
·ET0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小波理论及ET0 分析研究 | 第21-22页 |
·GIS 及等值线图进展研究 | 第22-26页 |
·GIS 进展研究 | 第23-25页 |
·等值线图进展研究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研究系统及及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2 内蒙古气象与地理特征 | 第28-36页 |
·气象特征 | 第28-33页 |
·纬度决定内蒙古辐射量分布的差异 | 第28页 |
·地理因素的差异形成各地不同气候 | 第28-30页 |
·内蒙古四季主要的气候特征 | 第30-33页 |
·地理特征 | 第33-35页 |
·地貌 | 第33页 |
·高原 | 第33页 |
·山脉 | 第33-34页 |
·平原 | 第34-35页 |
·气象站点分布 | 第35-36页 |
3 ET0 计算方法 | 第36-41页 |
·ET0 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36页 |
·FA017 Penman(FP)法 | 第36页 |
·Penman-Monteith(PM)法 | 第36-40页 |
·Penman-Monteith(PM)法和FA017 Penman(FP)法的比较 | 第40-41页 |
4 内蒙古不同气候条件下ET0 特征分析 | 第41-64页 |
·气象数据库的建立 | 第41页 |
·月均ET0 特征分析 | 第41-44页 |
·日均ET0 特征分析 | 第44-62页 |
·日均ET0 对比分析 | 第44-48页 |
·日均ETRAD、ETAERO对比分析 | 第48-51页 |
·气象因子对ET0、ETRAD、ETAER值的影响 | 第51-62页 |
·气温(T)对ETrad 值的影响 | 第52-56页 |
·风速对ETaero 值的影响 | 第56-60页 |
·相对湿度对ETRAD、ETAERO值的影响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5 基于小波理论的的ET0 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第64-81页 |
·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64-68页 |
·傅里叶(FOURIER)变换 | 第64-65页 |
·小波变换及其特点 | 第65-67页 |
·墨西哥帽函数(MHF) | 第67-68页 |
·ET0 小波变换分析 | 第68-79页 |
·西部地区(额济纳旗)ET0 的突变特征 | 第68-71页 |
·中部地区(呼和浩特)ET0 突变特征 | 第71-75页 |
·东部地区(额尔古纳左旗)ET0 突变特征 | 第75-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6 基于GIS 的ET0 区域等值线 | 第81-106页 |
·ET0 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 第81页 |
·ESRI ARCGIS 的3D 分析工具特征 | 第81页 |
·成图说明 | 第81-82页 |
·空间数据创建 | 第81-82页 |
·表面创建与分析 | 第82页 |
·技术控制 | 第82-103页 |
·成果分析 | 第103-105页 |
·内蒙古自治区地形地貌特征 | 第103-104页 |
·等值线图与地形地貌拟合控制 | 第104页 |
·年均ET0 等值线图对比分析 | 第104页 |
·月均ET0 等值线图分析 | 第104-105页 |
·月均ETRAD、ETAERO等值线图分析 | 第105页 |
·小节 | 第105-10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11页 |
·结论 | 第106-109页 |
·展望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作者简介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