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33页 |
·土壤微生物 | 第11-24页 |
·土壤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 第11-12页 |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 | 第12页 |
·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 | 第12-15页 |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第15-17页 |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rDNA-ITS 在真菌分子鉴定中的应用 | 第19-24页 |
·土壤酶 | 第24-27页 |
·土壤酶的基本特征 | 第24页 |
·土壤酶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与分布 | 第24-25页 |
·土壤酶的作用 | 第25-26页 |
·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的关系 | 第27-28页 |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 | 第28-29页 |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技术路线 | 第30页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30-33页 |
·地理位置 | 第30页 |
·地质地貌 | 第30页 |
·气候 | 第30-31页 |
·土壤 | 第31-32页 |
·植被 | 第32-33页 |
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 第33-52页 |
·引言 | 第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样地的选取 | 第33-34页 |
·土样采集 | 第34页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34-35页 |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 第35页 |
·土壤微生物鉴定 | 第35-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50页 |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分析 | 第36-39页 |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 第39-43页 |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比例 | 第43-45页 |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 | 第45-48页 |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3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优势真菌形态鉴定及rDNA-ITS 序列分析 | 第52-106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53页 |
·供试菌株的形态鉴定 | 第53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3-54页 |
·供试菌株菌丝体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54-55页 |
·rDNA ITS 区段的 PCR 扩增 | 第55页 |
·供试菌株DNA 测序 | 第55-56页 |
·供试菌株所属种的分析与判断 | 第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104页 |
·土壤优势真菌菌株的形态特征 | 第56-68页 |
·土壤优势真菌基因组DNA 提取效果 | 第68页 |
·rDNA ITS 区段的 PCR 扩增产物分析 | 第68-69页 |
·rDNA 的 ITS 区段测序分析 | 第69-104页 |
·小结 | 第104-106页 |
4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酶活性分析 | 第106-117页 |
·引言 | 第10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6-107页 |
·样品采集 | 第106页 |
·土壤酶活性测定 | 第106-10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5页 |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分析 | 第107-108页 |
·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分析 | 第108-109页 |
·土壤蔗糖酶活性分析 | 第109-110页 |
·土壤脲酶活性分析 | 第110-111页 |
·土壤蛋白酶活性分析 | 第111-112页 |
·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分析 | 第112-113页 |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 第113-115页 |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分析 | 第115页 |
·小结 | 第115-117页 |
5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17-119页 |
·结论 | 第117-118页 |
·创新点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5页 |
附图 | 第135-136页 |
作者简介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