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模型建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一、引论 | 第7-2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8-18页 |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五)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9-21页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三、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类型分析 | 第28-33页 |
(一) 单向型教学思维与多维型教学思维 | 第28-30页 |
(二) 经验型教学思维与逻辑型教学思维 | 第30-31页 |
(三) 理智型教学思维与冲动型教学思维 | 第31-33页 |
四、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要素分析 | 第33-42页 |
(一)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静态要素分析 | 第35-38页 |
(二)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动态要素分析 | 第38页 |
(三)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教学环境分析 | 第38-39页 |
(四)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过程的流程图 | 第39-42页 |
五、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层次分析 | 第42-46页 |
(一) 尝试性物理教学思维 | 第42-43页 |
(二) 模式化物理教学思维 | 第43-45页 |
(三) 创新性物理教学思维 | 第45-46页 |
六、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模型构建 | 第46-54页 |
(一) 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 第46页 |
(二) 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型 | 第46-50页 |
(三) 模型评估 | 第50-52页 |
(四) 总结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页 |